首页 新闻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娱乐 健康 旅游 时尚 文化 体育 区块链

数码

旗下栏目: 科技要闻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人才激励:铸牢迈向研发强国坚实基础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科技日报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3-12

  “近期,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发布的《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报告认为‘中国稳居世界第二研发大国地位’,对此我并不感到很震惊。因为早在10年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就发布研究报告称,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研发支出大国。”2月19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武夷山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率先说道。

  “然而,仔细剖析报告中有些数据背后的东西,也许才能完全反映出中国与科技发达国家实际存在的差距,如果说在硬条件上差1公里的话,那么软环境方面的距离恐怕有5公里。”武夷山话锋一转。

  如何缩短差距,提升我国的研发能力,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呢?武夷山说:“要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研发大国,我认为首先体现在重视人才,包括培养人、吸引人和留住人三方面,其次是不断优化研发经费的分配,还有就是培育有利于人类生态文明发展的价值观,这样才能使我国从研发大国迈向研发强国。”

  吸引和留住科技人才

  报告显示,中国理工科人才培养数量第一。2000年以后美国近一半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予了临时签证持有者,中国是这些博士学位获得者的主要来源国之一。这是否说明,美国吸引科技人才的能力较强,而这些人才具有发展潜力呢?

  对此,武夷山认为,理工科学位数量上的第一不等于理工科毕业生质量上的第一。据了解,各国去美国留学获得博士学位后选择留下的工作者占总人数的比例不一样,比例最高的是印度和中国,最低是韩国和日本。另外,中国海外学子留美工作后,做技术的相对较多,而印度学子做老板或成为企业高管的相对较多。

  他说,因此我国十分需要增强民族凝聚力,以便有更多优秀人才以在国内工作为荣。其次,在培养理工科学生时,也要更加注重提高其人文和社会科学基本素养。从某种角度而言,科技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不仅要知道怎么使用它,还要知道运用科技的方向是否正确,而方向感的确立是要靠人文社科素养的。再有,工科教育须强化行之有效的实习经历,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不然,培养出再多大学生也适应不了产业界的岗位需求。此外,需要改善软环境,使更多海外学子愿意带着家眷回国安心创业,免除其后顾之忧。

  研发投入须稳定增长

  报告数据显示,中国研发支出增长迅速,研发强度十年翻一番。对此,武夷山指出,我国研发经费的投入未来仍必须稳定增长,但更要重视使用效率。科研人员在收入上依赖于课题经费的局面不应长期维持下去,其“体面”的收入应主要靠基本工资来保障。

  他说,不能光靠中央政府资助基础研究,还要促使地方政府加大投入,并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也加入其中。

  此外,武夷山特别谈到,价值观的培养尤为重要,要真正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富强、民主、平等、爱国等。在大学教育中建立起跨学科教育体系,逐渐让科学技术类和人文社科类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型城市的建设与文化事业建设一定要结合起来,因为创新型城市想吸引的创新型人才总是最注重精神上的自由空间,注重文化生活和精神陶冶。

  找准方向提升创新力

  “我非常支持已故的科学学专家赵红州先生提出的‘大科学小搞、小科学大搞’的主张。”武夷山强调。

  他说,我国国力逐渐增强,有可能布署比过去更多的大科学项目,另一方面,支持更多的小科学项目,可让更多的研究人员有探索、尝试的机会,你说不准哪些了不起的创意会从哪项研究中冒出来。要让更多有创新想法的人,尤其是刚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有较多机会申请到经费搞科研,这有利于从整体上提升我国的科研创新能力。

  最后,他语重心长地说:“无论中国怎样与其他国家比较或竞争,我们都需要时常跳出来,审视、把握一下未来的方向。对于我国,今后与其说越追美国越有难度,不如说我们可能不再应该把追赶美国放在第一位,因为一味效仿其发展轨迹将是不可持续的。中国需运用东方的智慧,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思索今后如何探寻符合生态文明的独特发展之路,可以说,那将迎来研发强国的新的机遇和挑战。”

(责任编辑:王蔚)

责任编辑:科技日报
  新尧网所有发布文章由用户提供,与本网无关。发布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益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xinyao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