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7日,河南大学内一场特殊的聘任仪式引发社会关注。退休3个月后,教师常萍被学校返聘为副教授,继续为本科生授课。成为“传奇”的是常萍不出书、不写论文、不申报职称,甚至“两拒《百家讲坛》邀请”。(2月15日《北京青年报》) 据报道,河南大学从未为某一位教授单独举办过聘任仪式。如此说来,聘任退休教师常萍为该校副教授,算得上河南大学“分外开恩”。因为,在此前32年的教学生涯,常萍的职称一直都是讲师。如果不是河南大学“分外开恩”,常萍老师的职称将永远定格在讲师。 是常萍老师的课讲得不好么?非也。上过常萍古代文学课的学生大多会被她震撼:知识渊博、语言精彩且诗意,而她授课时的激情澎湃、专注投入更是鲜有老师可比。她的讲课实录被总结成“常萍语录”流传于网络,民间则一直称呼讲师常萍为“口碑教授”。 既然常萍老师的课如此受学生欢迎,甚至两次拒绝央视《百家讲坛》邀请,为何在32年的教学生涯中一直都是讲师职称,直到退休之后河南大学才聘她为副教授?因为常萍是一个不出书、不写论文、不申报职称的“三不”老师。 “三不”老师常萍退休后才被聘为副教授,暴露出当下高校职称评聘中重科研指标轻教学效果的功利化倾向。不是常萍老师不想当教授,而是因为她“只希望回归到本然”“不喜欢做自己不想做的事”,尽管学生认为常萍老师的课件可以直接整理成论文,然而,由于常老师不出书、不写论文,所以压根儿就没资格去申报教授。 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四大职能。毫无疑问,人才培养是高校最重要的职能,是高校的头等大事。令人担忧的是,不少高校热衷于各种排名,过分看重教师科研成果的等级、发表论文的影响因子,而教学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评职称只是参考。高校评价体系本身重定量、轻定性,教师的教学水平再高,因为无法给学校赢得排行榜上的加分,就没有“显示度”。尽管常萍老师上课激情澎湃、对学生有人文情怀,因为没有著作、论文,一样要坐冷板凳。 因此,常萍老师退休后被聘为副教授,不是河南大学的金字招牌,而是当下高校重视研究功能远甚于教学功能的群体写照。表面上,所有高校都“求贤若渴”,不惜重金揽才。可实际上,求的是能够给学校带来科研成果的“贤”,没有哪所高校在招聘人才时会考核授课水平。 高校发展的确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支撑,但绝对不是靠钱能砸出来的。诞生于中华民族危亡时期的西南联大,被誉为中国高教史上的丰碑,西南联大之所以大师辈出,靠的正是西南联大师生身上所独有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而这正是当下不少高校最缺少的:为什么深受学生欢迎的常萍老师32年当讲师无人关心?河南大学如果真正重视人才,为什么不把那些阻碍常萍老师当教授的条条框框彻底革除? (责任编辑:王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