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获批成为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后,成都高新区再上新台阶——去年园区工业总产值达3085亿元,成为四川首个工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的工业园区,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超过8成,规模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中位居前列。 站高谋远,在近日举行的成都高新区工作会上,成都高新区目标明确: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口径产业总产值10000亿元,聚集科技企业10000家,聚集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0000人,发明专利授权累计超过11000件,成为“国际创新创业中心”。 围绕上述目标的实现,崭新的成都高新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已在成都高新区日前公布的“七大行动”路径中,通过一揽子“新谋略”、“新动向”显露端倪。 要素聚合升级 为更“高”更“新”供给“新动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在于通过促创新、调结构、抓改革,构成经济发展新的供给侧动力系统。对“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成都高新,如何实现创新要素升级聚合,为国际创新创业中心的更“高”、更“新”增添新动能,正是园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发力点。 去年10月,随着与电子科技大学签署合作协议,成都高新区启动“一校一带”计划,通过共设“双创”前端的成电创新创业学院、合创空间、创新创业孵化基金等,成都高校院所创新资源要素的发掘方式,在成都高新区实现升级。未来集教育实训、孵化转化、加速发展等功能为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将在成都高新区逐渐形成。 这仅是成都高新区“双创大引领行动”的一个“小动作”,为打造“世界双创试验田”,园区还将设50亿元协同创新专项资金,探索与世界名校合作的新模式;设立50亿元大企业创新专项资金,推动国际知名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创新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 不仅是升级高校院所、科技企业的创新资源要素供给提质,在提升“人才”这个核心要素的供给能力方面,成都高新区在“人才大汇聚行动”中,提出了“国际创客天堂”的目标——高起点的“高新人才计划”,将设立50亿元领军人才专项资金,到全球延揽顶尖人才和团队。 产业优化提质 为结构调整供给“新能量”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是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发力,实现“淘汰落后、提升低端、突破高端”。即使是在高新产业已经充分聚集的成都高新区,也依然面临产业发展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空间。 成都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范毅认为,“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导致稳增长基础不牢固,电子信息产业单点支撑导致产业发展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资源投入不足导致增长动力顺利转换尚需时日”等,仍是高新区未来的产业“藩篱”。 面向国际创新创业中心,要实现 “突破高端”,要围绕“3+N”布局发挥“火车头”作用,成都高新区在供给侧改革中瞄准了为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优化提质。 在“产业大智造行动”中,成都高新区围绕“国际智造谷”的目标,谋划出一系列转型升级、提挡加速的产业领域,为未来发展供给“新能量”。 要让积淀已久电子信息产业“提挡升级”,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终端、网络设备、新型显示器件等产业,引进发展大数据、物联网等融合性新兴产业等实现“路径更优”。 要让已具规模的生物产业、高端装备产业、金融产业、高端软件和新兴信息服务产业、电子商务产业等形成优势,打造“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生物产业基地、全国金融业创新发展基地等实现“凤凰涅槃”。 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着力培育产业发展新生态,通过建设“高端中央商务区”,培育发展生物医药研发外包、第三方集成电路设计、大数据等服务业态等“腾笼换鸟”。 “表”“里”结合 为引领示范供给“新模式” 在今年成都两会期间,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唐良智提出,成都高新区要以先行先试的改革精神,积极探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借鉴的经验。 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高新担负为省市转型升级引领发展重要责任。通过“七大行动”实施,成都高新区将探索对外开放融合、对内深化改革,以“表”、“里”结合不断提高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为发展“开新窗”。 今年1月27日,成都高新区、中国(绵阳)科技城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共同推进产业发展、对外开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而这次站在成德绵创新高地的“强强握手”,仅是成都高新区“开放大融合行动”的起点。未来,成都高新区将围绕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推进国际开放合作、区域创新联动,加大有效政策供给力度。仅在省内,园区就提出“一区多园”模式、“并肩行动”计划等,通过异地孵化、飞地经济、园区管理模式输出、成立跨区域园区联盟、布局跨区域产业链等方式,深化与绵阳、乐山、自贡、泸州等省内国家级高新区的联动发展,打造引领创新发展的“四川力量”。 而在面向自身改革的“体制大突破行动”中,成都高新区提出打造“全面创新改革核心引领区”,创新管理模式、管理体制,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形成行政审批高度集中、政务服务深度融合、市场执法适度融合、政务信息高度聚合的政务服务体系。 (责任编辑:王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