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9月27日的全球妇女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题为《促进妇女全面发展、共建共享美好世界》的重要讲话,强调“要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既要考虑各国国情、性别差异、妇女特殊需求,确保妇女平等分享发展成果,又要创新政策手段,激发妇女潜力,推动广大妇女参与经济社会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尽管我国女性人才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也越来越好,对于许多具体的女性问题探讨也达到了一定的深度。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女性人才研究的最大难点在于缺乏基本理论,多数还处在对西方女性主义理论评介的阶段,实证的调查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女性人才研究现状 在女性人才研究方面,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的。 从学科发展来看,目前的女性学研究,与很多研究领域都有交集,比如在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法学、心理学、人口学、地理学、政治学、哲学、文学的发展研究、文化研究中,甚至自然科学等领域中,以女性的某个论题为生长点,产生了许多新学科,涌现出一批批研究成果。 从研究机构来看,以全国妇联、高校、社科院及其外延机构(比如各科研院所的妇女研究中心)为主体,各类社会组织也已逐步开始发展壮大,大多以拓展学术领域、注重学科建设的基础研究为主,是目前女性研究方面的支柱性力量。 从人才培养来看,北京大学从1998年率先招收女性学硕士研究生,这标志女性学开始走进高等教育系列。目前已有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女子学院、湖南女子学院等院校开设了本科阶段的女性学专业,全国有数十所院校成立了妇女和性别研究中心,并开设了有关女性研究的课程。 从研究对象来看,根据中国知网主题词频的统计,“女性人才”研究有1769篇,“女干部”研究有2119篇,“女企业家”研究有2215篇,“女科学家”研究有2544篇。但是,“女性管理者”研究仅有754篇,“女性专业技术人才”研究仅有7篇,“女性高技能人才”研究仅有3篇,“女性农村人才”研究仅有6篇,“女性社会工作者”研究仅4篇。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女性研究的重点多集中于对女性党政人才队伍、女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女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高层人才的研究。 探索女性人才成长规律 未来女性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应该是解决当代中国女性在本土特定条件下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问题。因此,中国女性学要开展学科意义上的理论梳理、总结,加强各类女性人才的实证研究,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坚持以党的十八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系列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切实按照《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深入开展人才理论研究,积极探索人才资源开发规律”的要求,营造总结女性人才成长经验、研究女性成才中的困难和障碍、探讨女性人才成长规律的学术研究氛围。 第二,设立专项资金,鼓励和支持各科研院所、社会组织开展女性人才调查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加强对各类女性人才的实证研究,完善我国女性人才研究的框架体系,并对各领域成果进行抽象,创造出本土化的女性学理论,为中国女性学科的探索和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第三,充分发挥各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鼓励各科研院所与社会组织的充分合作,在坚持女性人才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多层次、多渠道地对女性人才进行分类研究,填补和创新国内在女性人才研究某些领域的空白。 第四,鼓励和促进女性人才实证研究的成果共享,建立成果共享机制,将各研究力量充分结合,进一步拓展女性人才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为国家人才理论研究作出应有的贡献,为女性相关政策的出台提供理论支持和重要参考。 第五,鼓励与国外女性研究、服务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女性研究和社会分层研究的理论和指标,注重与国际女性发展目标的衔接,学习国外推动女性人才开发的经验。 (作者系民建中央常委、民建妇委会主任、全国政协委员) (责任编辑:王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