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很多人发现网络上“引力波”的第二轮热潮来袭。而掀起这轮热潮的是一段5年前的视频。初中毕业的下岗工人郭英森参加电视节目《非你莫属》,在阐释他“发现”的一种可以让汽车不要轮子,让人长生不老的理论时,提到了“引力波”一词。视频中,他遭到主持人和嘉宾的冷嘲热讽。随即,今天朋友圈中便出现了这样的标题《拱手相让的诺奖 下岗工人5年前首提“引力波”遭无情打压》,“尊重知识何其难”、“我们欠他一个道歉”……事实真是这样的吗? “这段视频我看了。说他与诺奖擦身而过,为他鸣冤抱屈,这件事很荒唐。”从事科学史研究的清华大学教授刘兵告诉科技日报记者。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1916年,爱因斯坦在此框架下发表论文,提出了引力波的理论构想。今年2月11日,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观测台(LIGO)宣布直接观测到引力波。这是一个物理教科书中可以找到的名词,说郭英森是“首提”显然是误传,说他自创的理论能冲击诺奖也是无从谈起。 “这个人是典型的‘民科’。”刘兵这样评价视频中的郭英森。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田松与他的看法不谋而合。何为“民科”?曾对这一群体做过多年研究的田松对它的定义是:科学共同体之外进行所谓科学研究的一个特殊人群,他们或者希望一举解决某个重大的科学问题,或者试图推翻某个著名的科学理论,或者致力于建立某种庞大的理论体系,但是他们却不接受也不了解科学共同体的基本范式,与科学共同体不能达成基本的交流。总的来说,他们的工作不具备科学意义上的价值。这里的科学共同体,通俗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主流学界。而“民科”和那些“业余科学爱好者”是有区别的,后者可以爱看星星爱收集蝴蝶标本,但绝不会去推翻颠覆天文学的重大理论。更关键的是后者会用科学共同体认可的方式与主流科学界交流。 田松把“不能交流”看作鉴别“民科”的核心判据。他有一个夸张的说法:如果“民科”给你打电话,你放下听筒离开十分钟,回来后你会发现,他完全没有察觉到你的离开。“很多‘民科’只想倾诉,不愿倾听。这反映了其偏执的心理特征。”田松说,“民科”大多偏执地认为自己怀揣着天下最了不起的科学理论,任何人的不同意见他都听不进去,认为你不懂,或者认为权威在打压他,或者认为别人要剽窃他的理论。 由于偏执,“民科”往往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甚至与世俗社会也难有正常交流。他们中的很多人为了心中的“科学理想”妻离子散、九死而不悔。正是因为太想被认可,所以即使知道别人会取笑他,他还是会去参加《非你莫属》这样的节目。 很多人说,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时是伯尔尼专利局的审查员,华罗庚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轰动数学界时也只是金坛中学的一名庶务员。他们算不算“民科”?田松认为,他们不算,因为他们都是用科学共同体认可的发表科学论文的方式与科学界交流,并获得认可,他们是“业余科学爱好者”。但“民科”却不会这样做,他们甚至写不出符合最基本条件的科学论文。 在田松看来,如果要说道歉,节目组应该因为他们对郭英森没有起码的礼貌和尊重而道歉,而绝不是因为他的科学理论。 “民科”几乎在每个国家都存在,但像中国这样大的规模却不多见。田松认为这与我国特殊的历史环境有关。“民科”大多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接受普遍的理想主义教育,1978年科学大会召开、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等又将科学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让很多没有受过系统科学教育,但又有浓厚理想主义色彩的人开始独辟蹊径研究“科学”。“年轻人中‘民科’就很少,因为他们没有经历那些特殊的历史阶段。” 刘兵在接受采访时特别提到,出现为郭英森抱屈的荒唐事件,应该让我们认识到,“我们对引力波的科普传播本身有问题,表面上一个科学发现的事件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其实这种传播并没有让更多人了解引力波到底是怎么回事,它的发现有什么意义,只是把它作为一个话题,新鲜事,猎奇的概念来传播”。 (责任编辑:王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