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格兰维克和他领衔的一个天文学家小组一开始的目的是创建一个最先进的近地小天体分布模型,用于规划未来的小行星探测任务 北京时间2月22日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针对一个困扰天文学家多年的小行星失踪谜团,近日在研究上取得了进展。 20多年来,天文学家们一直认为很多飞向地球附近的小行星和彗星最终消失不见的原因是它们在轨道运行过程中撞击太阳,并最终被太阳的高温摧毁。但现在研究人员们认为,这些所谓的近地小天体(NEOs)的轨道并不会使其抵达如此接近太阳的程度,这和我们此前所设想的情况有所差异。 天文学家格兰维克(Granvik)和他领衔的一个天文学家小组一开始的目的是创建一个最先进的近地小天体分布模型,用于规划未来的小行星探测任务。该小组使用了美国亚利桑那州“卡特里娜”巡天项目(Catalina Sky Survey)在8年时间里所拍摄的超过10万张图像,其中包含了将近9000颗此类天体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可以被用于构建新的数量分布模型。 在分析过程中,研究人员们很快便注意到了理论预期下近地小行星的数量和巡天项目中实际被观测到的近地小行星数量之间的差异。于是科学家们很快便意识到这一问题的背后很有可能隐藏着有关太阳系运行机制的一些重要信息。 天文学家们注意到,相比距离太阳比较远的小行星,那些轨道能够运行到距离太阳很近位置上的小行星似乎都是由一些看上去“更加明亮”的物质组成的 经过进一步研究,格兰维克提出了一个设想,那就是近地小天体并非如往常被认为的那样是一头扎进太阳而被摧毁的,而是在远未抵达太阳之前便已经分崩离析。而当他们将根据这一新理论计算得到的预测数据与实际观测数据相对比时,发现两者出现了很好的吻合。 另外一个问题是,天文学家们注意到,相比距离太阳比较远的小行星,那些轨道能够运行到距离太阳很近位置上的小行星似乎都是由一些看上去“更加明亮”的物质组成的,并且由那些距离太阳较近的小天体产生的流星体尘埃带轨迹上似乎找不到对应的小行星或彗星母体。 格兰维克表示:“我们现在的理解是,那些看上去颜色较暗的小行星更容易解体,因此那些在距离太阳很近的位置上还能幸存下来的小行星看上去都是由较为明亮的物质组成的。并且根据一些最新的研究显示,那些被摧毁的小行星都解体的非常彻底,整体破碎成为直径不过数十厘米的小碎片。因此,在那些小天体产生的流星体尘埃带轨迹上找不到母体也就完全可以解释了。” 他指出:“或许这项研究中最令人感兴趣的部分就在于,我们未来将只需要对这些小行星的轨道和大小进行追踪就能够大致了解它们的内部物质组成情况。这可真是非常棒,原先在我们开始构建近地小天体模型时,对此是完全没有预料到的。” 绝大多数的近地小天体都来源于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由于小行星表面吸收太阳热量并向外辐射,这种轻微辐射产生的微弱推动力长期下来会影响到小行星的轨道 太阳系内存在着大量的小天体,而当一颗小天体的轨道近日点距离小于1.3倍日地距离时就可以被归入近地小天体(NEO)。 绝大多数的近地小天体都来源于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由于小行星表面吸收太阳热量并向外辐射,这种轻微辐射产生的微弱推动力长期下来会影响到小行星的轨道。加上周边木星乃至土星的强大引力施加的摄动影响,有一部分小行星离开了原先的轨道并进入接近地球的运行轨道,从而成为一颗“近地小行星”。这项发现将帮助天文学家们进一步加深对于小行星行为的了解。 格兰维克表示:“对我来说,下一个重大问题便是,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些小行星被摧毁的命运?此前存在着很多相关理论,如被太阳引潮力撕碎,或是由于太阳附近空间的超高温度,主要由硅酸盐组成的小天体被直接气化消失等等。但这些理论目前都已经被排除了。现在仍然剩下的一个理论是认为在这些小天体的内部存在容易在较低温度下发生升华的物质,当小天体足够接近太阳时,其内部的这些物质发生升华,其产生的强大内部压强使小天体被整个炸碎。格兰维克表示:“我已经开始着手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我希望我们迟早能够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晨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