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900多位浙江以及全国有名的心血管病专家在杭州碰头,参加2015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 浙江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徐耕教授介绍,这次会议来了900多位专家,除了交流“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的最新研究和治疗进展之外,他们还要对杭州的120多名社区医生进行培训,帮他们提高应对这类疾病的能力。 说到心力衰竭,很多人都会想到大医院里惊心动魄的抢救场面,社区医生能做些什么呢? 从北京赶来参会的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张澍教授说,糖尿病、高血压这些基础疾病,都会损害心脏,最终走向心力衰竭。“在这个最糟糕的结果到来之前,包括社区医生在内,医生和病人都还有很多办法来阻止。” 从高血压到心力衰竭 只差“两步路” “心力衰竭不是一种单独疾病,它是多种心脏病的中晚期表现。”张澍教授说,包括冠心病在内的很多心脏病,如果不能科学治疗控制病情,最终都会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 医生常常把心脏比作泵,心力衰竭,通俗点说就是这个泵动力不足。 心脏这个泵管着两条水路:一条路负责把血液注向全身,再流回心脏。如果动力不足,流出去的血回不来,滞留在全身各处。所以心力衰竭患者会出现各种肿胀:下肢水肿、胸腔积液、肝肿大等; 另一条路主要是把血液打到肺里,让血液在肺里逛一圈。此行的主要任务是带点氧气回来,变身为生机勃勃的新鲜血液后,再支援全身。如果发生心力衰竭,血留在肺泡里回不来,而肺泡里充满了液体,无法进行气体交换。所以,心力衰竭病人会出现呼吸困难,会明显气喘。 “但其实在出现这些水肿、喘息的症状之前,病人的心脏结构、功能老早就出问题了。”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沈法荣教授告诉记者,心力衰竭可以分为ABCD4期,出现症状是第三期。 A期是有心衰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没有心脏结构的改变; B期是出现了心脏结构的改变,但还没有症状; C期是病情进一步发展,心脏变大了,出现水肿、气喘的症状; D期就是难治性心力衰竭。 徐耕教授补充说,从严格意义上说,高血压患者已身处心力衰竭漩涡,只是离“症状性心力衰竭”还差两步路。 高血压5年以上 最好每年做一次心脏超声 从A期到C期,中间只差了两步,但是这两步之间的长短,因人而异。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病人的自我管理。 “要控制体重,还要控制水分,不能跟朋友去喝茶;盐分控制很重要,家里吃饭,菜要单独列出来,蘸一点点盐吃。”徐教授说,“听话”的病人,病情控制得就很好;这几点没做到的病人,心脏功能减退很快。 张澍教授呼吁,不论是高危人群,还是健康人,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是远离心力衰竭的终极手段。“特别是高危人群,做好定期监测,做好管理就可以减缓甚至逆转心功能衰退的势头。”他说。 以高血压病人为例,首先要控制血压,避免心脏负荷过大出现结构变化; 是否知道心脏出现结构变化,可以通过心电图、胸片、心脏超声检查等发现。刚确诊心脏病的时候,就可以去做一次检查,留个底;患病5年以上,最好每年做一次心脏超声。 另外,生活中如果有这些症状,比如上三层楼便心慌、气短;熟睡中突然惊醒,感到心悸、胸闷、呼吸不畅,需要坐起来一会儿才好转;就要引起重视,最好到医院去检查一下。 对付心力衰竭 现在都有哪些最新武器 专家们也介绍了国内外治疗方法的新进展。 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患者,为预防猝死的发生,沈法荣教授介绍说,植入心脏除颤器是最有效的方法。 “心电图上存在左束传导阻滞,左右心室收缩不同步的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指南建议是植入三腔起搏器,以改善生活质量,减少猝死的发生”,徐耕教授介绍,浙江省在植入三腔起搏器的技术应用方面,近年来一直居全国领先水平。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剑伟教授介绍,希氏束起搏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跟传统起搏装置相比,希氏束起搏可以让心脏跳动更有规律,是改善心力衰竭的一种新方法。 “对房颤患者,现在医生非常关注他们的中风风险,因为有研究显示房颤患者的中风风险高达4%~6%,再次发生中风的风险将增加5~7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傅国胜教授介绍,房颤患者发生中风,90%的血栓来自心脏一个叫“左心耳”的位置,目前最新的治疗方法是“左心耳封堵术”,像瓶塞一样堵住出口,这样就可以降低中风发生的风险。 除了预防房颤导致的中风外,针对房颤本身也有特殊的治疗方法——“房颤消融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郑良荣教授讲到,房颤消融能终止房颤,恢复正常的窦性节律。 “对付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除了基本的治疗方法如控制体力活动和药物治疗以外,还有多种治疗技术,但某一种技术通常是针对特定人群,临床应用要把握适应征。”徐耕教授介绍,对存在各种原发性疾病的心力衰竭患者,首先要进行原发疾病和诱因的治疗。 提醒 今天晚上8:00-9:00 名医在线等你来咨询 关于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如果你还有疑问,可以在今天晚上8:00-9:00,向本报微信浙江名医馆提问,以下六位专家将在后台“坐诊”,接受大家的咨询。记住哦,在线交流时间只有1个小时,坐镇的也都是这个领域的大专家,不要错过了。如果你有相关的检查报告、就诊记录,也可以在提问时上传,方便医生了解你的情况。 -咨询专家介绍: 张澍: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徐耕: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主任委员 郑良荣: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傅国胜: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副主任委员 沈法荣: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省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副主任委员 黄伟剑: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浙江省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学会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