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条外媒配图新闻引发人们的议论,33岁的巴西银行职员安东尼·库尔坎普·迪亚斯居然边接受脑部手术边用吉他弹起了英国“甲壳虫”乐队的歌曲…… “脑洞大开”弹吉他,不是科幻惊悚片中的情景吗?开颅时人清醒着还不痛死? 不过,正在浙江省人民医院住院的赵女士看到这条新闻,对周围的人肯定地说,应该是真的,因为我还在手术中做口算加法呢! 昨天,钱报记者也向省人民医院求证,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楼林证实了赵女士的说法,边手术、边聊天,开颅手术中患者清醒2小时。 “脑洞大开”时她在做口算加法 术中清醒2小时 赵女士今年56岁,家住绍兴农村,平时身体一直不错,可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她总是觉得左边手脚没力气,上下楼梯有点吃力,且时不时会觉得头疼。刚开始觉得是自己太累了,休息休息就会好。 今年春节前,正在搓麻将的她,突然觉得左侧身体麻木,不听使唤,左侧手脚不由自主地抖动。在场的人看到她的嘴也歪向一边,大家吓坏了,忙把她送到当地医院。 检查发现,赵女士的右脑长了个肿瘤,有网球大小。 春节后,赵女士转院到浙江省人民医院。3月12日上午,赵女士被推进手术室。 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楼林、主治医生徐炎、麻醉医生骆晓攀等医生围在手术台周围。“首先是为病人进行特殊的麻醉,让她昏昏然睡去。接着,对赵女士进行开颅,让脑组织暴露出来。” 在手术进行接近1个小时时,骆晓攀通过调整麻醉用量让赵女士逐渐清醒过来。“随着逐步减少麻醉镇静药的剂量,赵女士的脸部肌肉开始松弛,出现唤醒前的征兆。医生接连喊她几次名字,她就醒来了。” 接下来,神奇的情景出现了,脑洞大开的赵女士,躺在手术台上清醒了2个小时,而且还做口算加法。 “当时看到了不少穿着手术服的医生。开始,医生要我手握紧,再松开,重复几次就增加难度。接着是口算加法,可能是紧张了,大部分都错了。医生还给我看手机上的图案,问是什么颜色,基本都答对的。”赵女士回忆。 其间,还有这么一幕对话: 医生:你的头颅已经打开了,感觉还好吗? 赵女士:好的。 医生:现在听我的口令做,可以吗? 赵女士:可以。 医生:将手握成拳状,再慢慢张开,好,不错,再来一次。 …… 昨天,赵女士在病房来回走动,并双臂往上伸直,证明手术很成功,而且她目前活动自如。 为什么要病人清醒 开颅还清醒着,病人不会痛吗 事件还原至此,你的疑问肯定出来了。 开颅手术为什么要病人清醒? 因为神经外科专家发现赵女士的肿瘤位置很特别,必须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手术。 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陈书达教授说,赵女士这个脑瘤位置非常“毒”,几乎与管理大脑的运动功能中枢缠在一起,她左侧乏力就是由肿瘤引起。说通俗一点,切多了,不慎切到运动区,对侧肢体的活动障碍,俗称偏瘫;切少了,肿瘤又切不干净,对患者将来后续的康复治疗有很大的危险。“只有在患者清醒的时候,采用电刺激的方法,才能精确地找到运动功能区域,手术才能绕开这个区域,精确切除肿瘤。” 医生们根据赵女士的动作反应,快速判断出切除的部位是否影响到功能区:“患者说话突然迟疑,数不了数,或者不认图,那就说明这个点是功能区,需要避开。就这么边问边做手术。2个小时后,在保持赵女士意识完全清醒的状态下,把紧贴功能区的肿瘤完整切除。” 脑壳都打开了?还意识清醒,岂不是痛死? “麻醉药是个大的概念,里面包括镇静药、镇痛药,还有的药物是兼有镇静、镇痛。在患者醒着的时候,只是少用了镇静药,而镇痛药依然持续在给,所以患者是感觉不到痛的。” 所以,当肿瘤切除完毕。逐渐增大麻醉镇静剂剂量,赵女士又昏昏然睡去。医生给她关上颅脑,缝合伤口。 清醒开颅术开展已有近20年 术后功能障碍,从近30%降至4% 据介绍,世界上清醒开颅术开展已有近20年,国内第一例是2007年开展的。“浙江省人民医院2009年实施了第一例,目前共实施了10多例。赵女士的手术,可能是今年浙江第一例。” 清醒开颅术,在医学上又称之为“唤醒麻醉功能去脑肿瘤的切除术”。术中唤醒脑功能测定是麻醉科和神经外科的前沿技术,多用于神经外科功能区病变,包括运动区、语言区、高级认知功能区等,不仅需要对麻醉进行精确控制,而且对气管插管技术和术中监护水平也有较高的要求,还需要神经外科和神经电生理医师的共同配合才能完成。目前在国内只有少数大医院能开展“术中唤醒”这一项目。 “这一手术,不仅对手术医生要求很高,像对大脑的解剖结构要非常熟悉,对麻醉师同样如此,对麻醉药量、浓度及时间掌握得恰到好处,能让病人从全麻状态尽快回到清醒状态,再从清醒状态回到无意识状态,还要让病人保持在清醒、无痛、舒服的手术状态下,能够按照事前计划与医生进行交流。” 这类病变触及功能区病人做常规全麻手术,有近30%可能会发生语言、行动等功能障碍,而在清醒状态下做手术,可能性只有4%。 目前,术后的赵女士仍在医院配合化疗等治疗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