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浙大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病房送走一对龙凤胎,两个多月前,只有26周的他们早早来到这个世界。 “明显感觉近几年早产儿越来越多,分析原因的话和试管婴儿的普及以及高龄产妇的增多有很大关系。”浙大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监护中心主任施丽萍说,早产儿等小患儿住院的时间起码需要8周以上,所以以前新生儿监护中心床位很紧张,但现在搬到滨江院区后,床位充裕多了。 “前天门诊时,接诊了一对住在下沙的夫妻,孩子抱进来的时候,我一看脸型,就觉得是一个21三体的孩子,即先天愚型。”施丽萍主任说。 这对夫妻生的是第二个宝宝,女方已经39岁了,按照医学上要求,35周岁以上的孕妇属于高龄产妇,需要做一个21三体的筛查,即大家熟知的唐筛。遗憾的是,夫妻两人觉得第一个孩子是好的,第二个也不太会有问题,特别是听医生说,羊水穿刺筛查有一定流产的风险,所以就放弃了。 孩子出生10天后,发现宝宝不会喝奶,才带到医院来看的,没想到是一个21三体的宝宝。 “高龄产妇比较容易出现的状况就是21三体的宝宝和早产儿,我们建议高龄产妇特别是生二胎的夫妻,最好做一个详细的产检,头胎没问题,不代表二胎就一定没问题。”施主任说。 “每年我们医院会接诊不少早产儿,其中有部分早产儿我们感觉很可惜,希望我省能够率先在国内建立早产儿的分级诊疗机制。”浙医儿院院长、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组长杜立中教授说,现在国内不少地方的妇保医院硬件设备都很完善了,遗憾的是抢救早产儿,除了硬件设备,各学科齐全的专业的专家团队也很重要。 浙医儿院经常接到一些从别的医院转过来的早产儿,部分小患儿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虽然最终保住了生命,但是一些重要器官的伤害却再也不能逆转。 早产儿的情况非常复杂,杜立中教授表示国外一般是根据早产儿的健康情况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院接诊不同情况的早产儿,不但可以节约医疗资源,也有利于抢救早产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