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健康网12月21日讯(通讯员 于伟)高21层,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数个成建制重点科室……12月21日,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新住院大楼暨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科研综合楼正式启用。 “新大楼完全按照‘三甲’中西医结合医院标准建设,拥有国内一流的救治设备,启用后能改善开发区及周边地区的百姓就医条件。”浙江省中医院常务副院长、下沙院区执行院长毛威介绍说。 今后,杭州下沙及周边地区居民不仅生孩子,宝宝生病等,再也不用跑来市区了,就算一些急性病,重点慢病、疑难病和重大手术都可以就近诊疗了。 晨曦中的省中医院下沙院区(最左侧为新启用的住院综合大楼)重点发展和提升血液科、急救创伤中心及妇产科、儿科等诊治水平 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毗邻下沙大学城14所高校以及海宁、大江东等地。医疗需求大,仅2001年至2014年底,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累计总诊疗服务人次600余万、出院人次9.1万、病房手术台次近2.9万。现有住院条件和医疗设备已经无法完全满足周边患者需求。 毛威院长介绍说,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住院大楼启用后,将根据自身定位,重点发展和提升血液科、急救创伤中心(包括院前急救、急诊、ICU、普外、脑外、麻醉、心脑血管病急救团队等)、妇产科、儿科(包括小儿内科、小儿外科、小儿骨科、新生儿科)、外科、骨伤科、感染科、全科医学科的能力和水平。 其中,肝病、感染性疾病、产科、新生儿、小儿外科、小儿骨科等特色学科填补了整个医院空白。 “同时,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作为杭州市东部的急救分中心,将更有力地承担院前急救、突发意外、灾害现场抢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控及日益增长的各类医疗保障任务。” “近五年来,下沙院区救治群发伤65例次,平均每个月承担一例群发伤的应急救治工作。据杭州市急救中心通报,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120急救点救治病人数长期居全市急救点第一名。”毛威院长说。 不仅如此,由于新大楼兼具“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功能,可进一步推进中医药临床研究,提高医院乃至浙江省整体科研水平。 整洁、人性化十足的内部环境专家资源共享,婴儿防盗系统…… 新大楼六大人性化设置 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住院综合楼(基地科研综合楼)启用后,不仅医疗资源得到最大释放,更处处体现人性化设置。 专家资源共享:住院综合楼启用后,下沙和湖滨两院区共享专家资源。以乳腺外科为例,除现有专家外,科室副高及以上专家将全部来下沙院区开设门诊。 细节处处体现人性化: 一、童趣十足儿科病房,设置双层坐便圈,小坐便圈色彩丰富,拍足小朋友“马屁”;利用地胶板、扶手、背景墙等突出儿科特点,减轻患儿恐惧心理,尤其是走廊扶手适合儿童身高,集保护、娱乐、装饰为一体;综合楼NICU区域设置独立VRV空调系统,满足院感要求。 二、产科病区婴儿防盗系统保障婴儿安全。在产科病区的6个出口分别装置有感应器(类似超市门口的探测器),用于探测新生儿佩带的腕带信号。当有新生儿腕带信号靠近或超出感应区域,会产生声光报警,而在病区内部,则可以定位新生儿位置。所有监控数据都会在护士站显示。 三、妇科病房性价比高。首先是设备非常合理,如配有直达产房及手术室专用电梯,充分保障孕产妇安全外;其次,产床性价比也很高,如双人间,每张床位100元;单人间300元;一体化产房1200元。自上周末搬入新病房以来,已有4位宝宝诞生。 四、ICU设置临终关怀病房。家属在医护批准的情况下可从专用通道进入病房,陪伴亲人度过最后时光,既体现人文关怀也不会影响到其他病人及家属。 五、完善的手术示教系统,完美实现远程会诊、指导。通过安装云诊室系统,不但可以连接内部示教室,也能与病房示教室、多功能厅等区域互联,满足三甲教学医院的要求, 两院区将有四个地点可同时开视频会议,远程观看不同院区的手术示教,实现远程会诊、疑难病例讨论、教学指导等功能。 六、无线wifi全覆盖。新大楼、门诊楼等公共区域有免费的覆盖,信号范围是上述两幢建筑的所有区域,信息号强度好,上网速度快。病人或医护人员可通过引导程序注册并上网。出口带宽达到100M。 高规格的手术室附: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重点学科(专科)介绍 急救创伤中心:由院前急救、急诊内外科、EICU、综合ICU、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口腔等专业组成,培养具备全科能力的急诊专科医疗力量,整合全院急救相关专业资源,承担院前急救、初期复苏、急诊处置、分诊转运等临床和相关教学科研工作。 心脑血管病急症救治中心:围绕心脑血管病急症救治,打造协同救治体系。由心血管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待建)、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ICU、麻醉科、医学影像科(介入放射学专业)等专业组成,提升心脑血管疾病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救治能力,最大限度缩短早期救治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致残率。 脑病中心:由神经内科、神经外科、EICU、综合ICU、康复、针灸、推拿等专业组成。加强专业间的协作与沟通,通过专业间的有效整合,提高对脑卒中、颅脑外伤患者救治的临床及科研教学能力。 肝脏病中心:由感染、外科、消化、医学影像、超声、病理、血液净化等专业制度性地开展联合门诊、联合查房、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等学术活动,加强专业间的协作与沟通,提高对慢性肝病、危重肝病及肝脏肿瘤的临床诊治及科研教学能力。 新生儿中心:由产科、新生儿、麻醉、新生儿ICU、普外、骨科等专业组成。制度性地开展联合查房、疑难病例讨论等学术活动,加强专业间协作与沟通,提高危重新生儿救治的临床及科研教学能力。 小儿外科中心:由小儿外科、小儿骨科、儿科、ICU、小儿麻醉、儿科护理等专业组成。通过制度性地开展联合查房、疑难病例讨论等学术活动,加强专业间的协作与沟通,提高小儿外科疾病的临床及科研能力。 甲状腺乳腺疾病中心:由甲状腺外科、乳腺外科、内分泌科、病理、医学影像、超声等专业组成。通过联合门诊、制度性地开展联合查房、疑难病例讨论等学术活动,加强专业间的协作与沟通,提高乳腺、甲状腺疾病的临床、科研及教学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