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先生今年52岁,衢州人。30多年前确诊患有乙肝,因为当时没有其他症状,就没引起足够重视,每天还要喝六七两白酒。前段时间,查出右肝有个肿块,考虑为肝癌。 “肿块长的位置不是很好,介于肝脏和胆囊之间,如果用传统的腹腔镜手术器械,很难绕过去切肿块。”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教授说,与家属协商后,决定做“达芬奇”机器人手术。 11月10日,邵逸夫医院引进“达芬奇”后,这已是该院第4例机器人手术。 蔡秀军介绍,“达芬奇”有4个手臂,两条手臂分别代表主刀医生的左右手,另一条担当传统手术中主刀医生的助手,最后一条代表了医生的双眼——它自带光源,装有两个摄像头,能把脏器放大20倍,并以三维立体画面呈现给医生。 实施手术时,外科医生不与病人直接接触,手术操作台像是一个3D立体电影放映室,从3D眼镜里望进去,仿佛已经置身“模拟腹腔”中。通过三维视觉系统和动作定标系统操作控制,医生手臂、手腕和手指的动作通过传感器在计算机中记录下来,并同步翻译给机器手臂,机械手臂的前端安装各种特殊的手术器械模拟外科医生的技术动作,完成手术操作。 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达芬奇”具有3个明显优势:突破了人眼的局限,机器镜可以进入人体内部,使手术视野放大20倍;突破了人手的局限,机械手可以在360度的空间下灵活穿行,完成转动、挪动、摆动、紧握等动作,且机械手上有稳定器,防止人手可能出现的抖动现象,避免了手术中因手抖动划伤神经和血管的意外;三是无需开腹,创口仅在1厘米左右,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 据悉,“达芬奇”机器人对医生资质要求非常严格,必须到全球达芬奇机器人培训基地取得培训合格证后,才能拿到“驾照”。如邵逸夫医院心脏外科主任钱希明教授,在机器人手术方面就有丰富的经验,他在澳大利亚期间共完成机器人心脏手术350余例。 蔡秀军说,邵逸夫医院每年手术量近7万台,其中65%以上是腔镜手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适用于在腹部外科、泌尿外科、心胸外科等领域,今后医院微创手术占总手术量将达70%以上,在“更清晰、更安全、更精准、更微创,病人术后恢复更迅速”目标上将更进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