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第九届广济学术周暨浙二骨科论坛在浙医二院滨江院区举行。16位国内顶尖骨科专家受邀交流、分享学术成果和最新技术进展,近600位省内外骨科医生参加论坛。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顾问、上海市创伤骨科临床医学中心顾问曾炳芳教授说,浙医二院骨科为浙江省内外培养输送了大量的骨科专业人才,为全省骨科事业作出了贡献,是浙江省骨科专业人才的“摇篮”。 微创手术占目前骨科手术半壁江山 骨科微创腔镜手术成为论坛上专家们关注和讨论的热点。在临床上,尤其是关节镜手术,应用得越来越普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学与关节镜外科主任陈世益说,骨科微创手术是今后的发展趋势,目前所有骨科手术中,微创手术占50%-60%,传统的开放手术做得越来越少。尤其在关节领域,除了关节置换手术外,90%以上都是通过关节镜完成。 “近几年,浙二骨科每年在关节镜下完成的关节手术近2000例,手术量居全省首位,其中50%-60%是40岁以下年轻人。”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二骨科副主任戴雪松主任医师说,年轻人一般是运动导致的关节损伤,最常见的是篮球、足球等一些对抗性运动,容易导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关节软骨损伤、滑膜损伤等。 而运动导致的肩关节损伤中,最常见的是游泳、摔跤、投掷类体育运动,容易引起肩关节脱位、肩袖撕裂、肩关节盂唇损伤等。此外,还有跑步引起的足踝、跟腱损伤;棒球、网球等运动导致肘、腕关节损伤及三角纤维软骨损伤等。 对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随着年龄增大,器官、组织逐渐老化,出现关节退行性病变,例如膝关节老化退变、冻结肩、肩袖撕裂等。 量身定制 个体化治疗 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将关节镜技术应用在骨科临床中。但当时很多老百姓对关节镜技术不了解,认为医生在手术操作时的视野范围小,担心切除不彻底。因此,很多患者更信赖传统的开放手术。 随着腔镜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医疗水平的提高,近十年来,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对关节镜手术的接受度越来越高。 “在治疗上,现代医学不仅要为患者选择损伤最小的治疗方案,还要精准化,针对每位患者不同的性别、年龄、骨骼类型、肌肉力量、运动需求,制定不同的手术方案。”浙二骨科关节和运动医学科吴浩波副主任医师说,今年上半年,他接诊了一位20多岁的大学生,姓廖,是学校篮球队队长,身高超过一米八。在打篮球时,他和队友发生了猛烈冲撞,右膝关节前十字韧带完全断裂。 “考虑到小廖以后还要打篮球,我们为他个体化设计重建的韧带不仅稳定性要好,而且柔韧度也要正常,不会影响以后的运动功能。”当时,吴浩波副主任医师为小廖做了关节镜下前十字韧带重建手术,耗时二十余分钟,只在膝盖部位置打三个小孔,几乎零出血。术后,小廖很快就恢复了运动能力。上个月,小廖去加拿大留学,用手机发来了在同学头上扣篮的照片。 关节镜成骨科手术“金标准” “20年前,在没有关节镜的时候,很多因运动导致的半月板损伤,都需要通过开放手术,将损伤的部分切除,不仅损伤大,还会影响今后的运动功能。现在通过关节镜手术,在微创的前提下处理损伤的半月板,病人不仅恢复快,还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运动功能。” 戴雪松主任医师说,如今,关节镜下的微创手术已经成为很多骨科手术的“金标准”,以前的开放式手术已经成为“过去式”。例如肩关节脱位的前、后盂唇(Bankart)损伤、上盂唇撕裂(SLAP)、半月板损伤,这些部位的腔隙空间很狭窄,并不适合做开放手术。而交叉韧带损伤和肩袖撕裂,也几乎完全摒弃了开放手术。 “和传统手术相比,腔镜手术诊断精确,视野更清晰,对人体的创伤小,手术中出血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感染几率也大大减少。从美观度考虑,腔镜手术切口小,不留明显疤痕,而且术后恢复更快。很多腔镜下的骨科手术甚至可以做到当天手术、当天出院(Day Surgery),提高了医院的床位周转率,同时也降低了患者的就医成本。” 正因为骨科微创手术的优势明显,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患者愿意选择腔镜手术治疗。尤其是年轻人,对于工作、运动的要求相对较高,更愿意接受微创技术。 戴雪松主任医师提醒,老年人的微创手术要根据情况,比如一些严重的关节退行性病变,应该进行关节置换,关节镜解决不了问题。对老年患者来说,不应一味要求微创,而应及时咨询专科医生。 不是所有腰椎间盘突出都适合微创 如今,腔镜在脊柱相关的骨科疾病上也开展得越来越多。脊柱腔镜手术,专业上称之为椎间孔镜手术。 “去年,浙二完成了200多例椎间孔镜手术,手术量在省内也是最多的。”浙二骨科脊柱中心陈刚副主任医师说,椎间孔镜手术是从腰部侧方或后方开一个直径6-7毫米的伤口,在镜下,椎间盘、神经都可以看得非常清楚,不太容易损伤脊椎神经。而且手术是在局麻状态下完成,麻醉风险小,出血量少,一般不超过10毫升。大部分患者在手术后,腰椎间盘突出的疼痛马上就缓解了。 陈刚副主任医师说,要提醒大家的是,椎间孔镜手术只能针对那些单纯性的神经根受压的腰椎间盘突出,以及部分轻度的椎间管狭窄患者。对于那些退行性病变引起的腰椎间盘突出、椎间管狭窄,并不是椎间孔镜的适应人群。 浙二骨科脊柱中心主任陈其昕教授说,很多人认为腰腿痛就是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实际上,腰腿痛的原因很复杂。门诊中,有八九成患者的腰腿痛是由于腰肌劳损等原因引起的,根本就不是腰椎间盘突出。 “就算已经确诊是腰椎间盘突出,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形态、退变程度、腰椎稳定性等,又分为多种亚型,很多都不适合用椎间孔镜治疗。如果一味追求微创,可能会适得其反,甚至会对人体造成损伤。”陈其昕教授说,腰腿痛患者首先要明确诊断,咨询专业的骨科医生,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 部分骨肿瘤也可在腔镜下治疗 以前大家认为,骨肿瘤手术以传统的开大刀为主,创伤较大,腔镜微创技术没有太大的用武之地。但是,如今一些骨肿瘤手术也能够在腔镜下完成。例如骨样骨瘤,这是一种良性的骨肿瘤,通常青少年人群多发。 浙二骨肿瘤科林秾副主任医师说,骨样骨瘤的瘤巢非常小,一般直径只有1—2毫米,就像一粒沙子深埋在骨头里,常规的X光片、磁共振检查也未必能明确诊断,所以误诊率比较较高,患者常会被误诊为生长痛、滑膜炎等疾病。 前不久,林秾副主任医师接诊了一个来自嘉兴的8岁小女孩。据小女孩父母说,最近一年多来,女儿经常在后半夜痛醒。“经检查,我们在小女孩的左髋关节里找到了瘤巢,最终证实是骨样骨瘤。” 林秾副主任医师说,以往治疗骨样骨瘤,没有特别好的办法。骨样骨瘤的治疗关键就是要去除瘤巢,常规开放手术不仅损伤大,而且瘤巢的位置比较难确定。现在,在导航仪的精准定位下,准确找到瘤巢位置,在腔镜下用射频彻底灼灭瘤巢,对人体的损伤小,恢复快。到目前为止,骨肿瘤科利用腔镜治疗骨样骨瘤已近50例,随访发现预后都很好。 “此外,对于一些癌症骨转移的患者,可以在腔镜下进行消融手术,改善运动系统机能,还可以缓解疼痛,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林秾副主任医师说,随着理念和技术的发展,腔镜微创治疗技术将在今后的骨肿瘤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搬迁滨江一周年浙二骨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浙二骨科建立于1953年,是浙江省成立最早的骨科专科。从国内骨科创始人之一的牛惠生教授开始,到朱炎、李天助、江让等骨科领域全国知名的前辈,为浙江省培养了数以千计的骨科医疗骨干。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浙二骨科已不仅是浙医二院的品牌科室,更被誉为浙江省骨科医学人才的“摇篮”。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浙二骨科在全国率先分设专科,开展的手术技术能涵盖目前骨科领域的所有主流手术;近年来,每年都能获得10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并成功通过了国家临床重点骨科专科的建设与验收。 “浙二骨科搬迁至滨江院区已经满一周年了,回头来看是值得欣慰的,可以说,我们已经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浙医二院骨科主任严世贵教授说,目前,浙二骨科有352张床位,医师106名,其中高级职称35人,博士生导师9人,“我们的服务能力更强了,专业也更加细化,人才培养有了更大的空间。从患者的就诊体验来说,现在浙二滨江院区骨科的病房环境、就诊体验也更好了。” 同时,浙二骨科还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合作,开展远程会诊和学术交流;即将与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开展交流合作,引进国外最先进的骨科医疗技术,让广大患者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一流的医学技术与服务。“浙二骨科还将加强对省内外医院和骨科医生的技术‘下沉’与专科培训,促进整个区域的医疗水平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