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娱乐 健康 旅游 时尚 文化 体育 区块链

国内

旗下栏目: 广东 国内 国际 时局 理论

搅动局势,美国编织亚太反导网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解放军报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2-28

  第一行图:美军部署的海基X波段雷达。

  第二行图1:“爱国者”反导系统。第二行图2:美军舰载激光武器。第二行图3:具备反导能力的美军“宙斯盾”舰。

  近期,美国借朝鲜问题在韩国力推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导致地区安全问题进一步复杂化。近年来,美国频频搅动地区局势,推动其亚太地区反导系统的建设,在全球逐步构建起“以本土为后盾,以亚太、中东和欧洲为重点”的一体化、多层次反导体系。目前,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反导系统建设仍在持续,这将对地区的战略态势造成重大影响。

  投棋布子——

  反导系统部署范围不断扩大

  自1993年正式提出“战区导弹防御计划”至今,美国已在亚太布设起与军力部署基本一致的三线反导格局:一线是日本及其周边,二线是阿拉斯加和珍珠港,三线是美国本土西海岸。

  亚太反导系统主要由三大“子系统”组成。一是拦截系统,主要包括陆基的中段拦截系统、“宙斯盾”系统和末段高空区域拦截系统,海基的“宙斯盾”舰搭载的“标准”系列防空导弹,其中陆基的“中段拦截弹”“萨德”和“爱国者-3”导弹等为主要骨干。二是预警和探测系统,涵盖导弹预警卫星系统、多种雷达系统及各种传感器。三是指挥控制系统,陆海空三军各设有一个指挥中心/指挥部,其中位于夏威夷希卡姆基地的“空军行动中心”则负责协调亚太美军的所有反导力量。

  近年来,亚太美军对各反导“子系统”持续扩大部署。在拦截系统方面,美国在本土西海岸修建“地基中段防御”系统拦截阵地的新发射井,旨在将地基拦截弹部署数量由2014年底的30枚提升至2018年的44枚。美军具备反导能力的33艘“宙斯盾”舰(载弹144枚)中的27艘(载弹120枚)已部署到亚太。美国计划2018年前部署7套“萨德”系统,多数位于亚太。

  在预警探测系统方面,2013年至今,美军在亚太建成并部署了3部AN/TPY-2型X波段雷达,分别位于日本北部青森县的日航空自卫队基地、日本南部京都府的美军经之岬通信所和关岛基地,提升了美军在东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的前沿预警能力。目前,美军正在东南亚为一部新的X波段雷达选址,以拓展亚太“弧形雷达网”,菲律宾已成为优先选择。

  在指控系统方面,美国正在部署“6.4版本”的“指挥、控制、作战管理和通信”系统,研发中的“8.2版本”系统已进入作战和半实物仿真试验阶段。其中,“6.4版本”系统具备管理区域内多部雷达以及初步的全球作战管理能力。“8.2版本”在“6.4版本”基础上进行升级,减少了60%的硬件设备,大幅降低了能量供应和散热需求,将具备探测与拦截系统直接匹配和管理能力,并实现探测系统的一体化管理。

  技术威慑——

  全方位提升反导关键技术

  近年来,美国启动了多项反导技术新项目,相关预算申请、研制计划和飞行试验情况表明,美国正在积极发展主被动反导系统,亚太则是其主要的技术试验区。

  一是重点改进目标识别和杀伤技术。一方面,全面提升陆海空天平台的目标识别能力。陆基方面,美国2014年启动了新型“远程识别雷达”项目,计划2020年部署在阿拉斯加,旨在进一步提高对亚太地区来袭洲际导弹的中段精确跟踪和识别能力。在海基方面,美国2014年完成了新型“防空反导雷达”的关键设计评审,并成功开展了目标跟踪试验;新型“防空反导雷达”采用S和X波段,目标识别能力更强,计划2019年服役。在空基和天基方面,美国正同时开展空基光电红外和天基宽视场(视场角为6°和9°)红外探测器试验,探索提升天基目标的识别能力。

  另一方面,分阶段改进和研制新型杀伤器。截至目前,美军几种反导系统的技术成熟度并不相同,试验中总体呈现出“陆基中段拦截系统成功率相对较低,‘爱国者’和‘宙斯盾’系统成功率相对较高,末段高空拦截系统日趋成熟”的发展态势。针对这一情况,2014年至今,美军重点进行了“地基中段防御”系统和海基“宙斯盾”系统的拦截试验,前者试验虽终获成功,但也暴露出杀伤器存在设计和质量缺陷等问题。为此,美国计划先于2020年部署改进后的“地基中段防御”系统杀伤器,再于2025年前后研制完成能同时部署于“地基中段防御”“宙斯盾”和“萨德”系统中的“通用杀伤器”。

  二是积极发展被动反导技术,重点瞄准反舰导弹。美国官方和智库普遍认为,亚太美军面临的反舰导弹威胁日益上升。因此,美国积极研制电子战和干扰武器等被动反导技术。为改进舰载AN/SLQ-32电子战系统,提升反瞄准和反监视能力,美海军正力推“水面电子战改进项目”。该项目共分4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改进系统接收机和天线组,均已进入生产阶段;第二阶段主要改进接收机和开放式作战系统接口等,已完成地面测试;第三阶段主要应对未来电子战可能遇到的威胁,正处于技术研发阶段;第四阶段目标是光电和红外作战能力。2014年6月,美国在关岛试验了“碳纤维烟雾发生器”,利用舰载装置产生的碳纤维颗粒悬浮在空中形成烟雾,吸收和散射来袭导弹发射的雷达波、隐蔽己方舰船。

  三是发展固体激光器,开展舰载激光武器试验。美军方认为,作为可能“改变战争规则”的重要武器之一,激光武器可与亚太现有的反导系统互补。2014年底,美海军在波斯湾的一艘两栖登陆舰上进行了30千瓦级固体激光武器系统的首次海上试验,击中一艘快艇,击落一架无人机,实现了激光武器与舰载系统的对接。按照美海军计划,2016至2017年将在驻亚太的小型舰艇上安装和测试100-150千瓦级激光器,2020年前后在导弹驱逐舰和濒海战斗舰上实现部署。

  四是升级现役反导系统,使之能够拦截高超声速武器。美军方已开始论证用于反高超声速武器的反导方案,力求提高现有拦截弹的速度和射程,使之能在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进行机动前实施高空拦截。

  拉拢盟国——

  搅动地区局势夹带“私货”

  利用盟友实现战略目标,是美国维护战略领导地位的一个手段。随着有关国家导弹技术的发展,美国试图将本国的技术优势转化为军事和政治优势,依托反导系统建设凝聚盟国。鉴于反导系统是个庞大、投入大且技术难点多的体系,且倚重前沿部署,美国吸收盟国加入反导系统,一方面节约了大量经费,另一方面也使盟国武器打上更多“美国印记”。依托盟国发挥反导系统的监视和先制作用,既可应对对手的军事威慑,还可“捆绑”盟国分担风险。

  2012年3月,美国防部提出依托美日韩和美澳日两个“三边同盟”构建亚太反导系统。澳、日两国在反导问题上继续发挥了美国亚太战略的南北“双锚”作用。为强化对亚太的太空监测能力,美已在澳大利亚西部部署了一部C波段雷达和一架先进的光学望远镜。日本表现更加积极,2012年,日自卫队建起由海基“宙斯盾”和陆基“爱国者-3”两道防线组成的反导系统,计划到2020财年将“宙斯盾”舰数量从6艘增至8艘,并升级其搭载的拦截导弹型号。此外,日防卫省还在考虑引入美国的“萨德”系统,以构建更为完善的“三层反导体系”,以巩固日美同盟关系、强化对周边国家的威慑。

  美国长期希望韩国加入其反导体系,实现美日韩反导系统指挥控制一体化以及预警信息共享。此前韩国的政策是自行构建“空中大坝”,不加入美国的反导体系,但同意实现韩美反导系统的互操作,接受美日韩预警信息共享。韩国自主建设的“铁鹰-2”和研发中的“杀伤链”等反导系统,针对的都是朝鲜近程低空弹道导弹威胁。随着近期朝核问题的升温,美韩开始加快协商“萨德”系统部署事宜。一旦“萨德”落户韩国,美国便在东北亚地区拥有了完整的反导体系——“爱国者”为中低层末段反导系统,“萨德”为高层末段反导系统,“宙斯盾”系统则负责海基中段拦截。加上美国本土部署的中段拦截系统,美国在亚太地区构建的多段反导体系便更加严密。如果美国在东北亚复制其在东欧地区打造的反导系统,美日韩也将在事实上成为亚太版“小北约”,严重威胁地区安全与稳定。(国防大学 倪海宁)

责任编辑:解放军报
  新尧网所有发布文章由用户提供,与本网无关。发布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益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xinyao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