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极富诗意的画面令老外赞不绝口
■《长江图》摄影师李屏宾斩获“银熊” 北京时间2月21日凌晨,第66届柏林电影节落下帷幕。主竞赛单元中唯一华语影片《长江图》摘得“最佳艺术贡献奖”,即“银熊奖”。《长江图》由中国台湾摄影大师李屏宾掌镜,绝大多数的镜头都采用胶片拍摄,用光影诗意呈现出了时光逆行中的壮阔长江。在柏林电影节放映之后,不少外国媒体感慨“太美”。昨天该片制片人王彧透露,《长江图》很有可能在今年的五一档上映,“我们知道艺术片压力很大,但是如果在一个小的档期上映,可能几天就死了。在五一这样的档期,我们或许还有一搏的机会。” 画面唯美 长江上的魔幻爱情故事 柏林电影节一直是华语电影的福地,近年来,连续三届都至少有一部中国电影入围其主竞赛单元。2014年,中国导演刁亦男曾凭借《白日焰火》斩获最佳影片金熊奖,该片的主演廖凡当年也获得柏林电影节影帝。 而《长江图》是今年唯一一部入围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华语片。由杨超执导、秦昊和辛芷蕾主演、李屏宾拍摄的《长江图》讲述了一段发生在长江上的魔幻爱情故事,一对青年男女真心相爱却很快离别,但女孩期待重逢,于是在男孩所写诗篇中记录的每一个地方都停留了一年。多年后当男孩放弃城市生活,回到江上并再次遇到这个女孩时,她和当年判若两人…………在李屏宾的镜头下,《长江图》画面唯美,经过胶片呈现,犹如一幅幅动人的中国水墨画。影片一经放映,获得中外媒体一致好评。 由于《长江图》大部分故事情节发生在江上,因此剧组需要在船上度过两个多月的时间,条件异常艰苦。捧得银熊归的李屏宾在领奖台上表示,非常感谢导演杨超和剧组所有工作人员,大家的辛苦终于有了回报,这只银熊“也是给你们的”。而导演杨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银熊奖是对《长江图》的肯定,也是对一种崭新中国影像的肯定、是对中国电影艺术探索新方向的鼓励。 评委赞叹 很想再多给一个奖 本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共有18部影片竞逐金银熊奖。评委会主席、美国女星梅里尔·斯特里普将金熊奖颁给了难民题材纪录片《海上火焰》,这也是继戛纳的《流浪的迪潘》之后,近一年来第二部拿到“欧洲三大电影节”最高奖的“难民题材”影片。 不过被中国影迷称作“梅姨”的梅里尔·斯特里普在颁奖礼结束后的晚宴上对银熊奖获奖者李屏宾大为赞赏,她还向剧组成员表示,本来很想再多给一个奖,但受时局所限没办法给,要知道本次柏林的最高奖和评审团大奖都是来自欧洲并关注欧洲当下时势的影片。梅姨称自己对《长江图》中所念诗词的片段印象深刻。她称自己在几年前造访中国的时候,就对中国的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王维的诗给她的印象非常深刻,她对记者说:“我甚至把那首中国的诗念给奥巴马总统听。” 而另一位评委《视与听》主编尼克·詹姆斯在晚宴上和导演杨超说:“关于《长江图》为什么只拿了摄影奖,评委开会时到底发生了什么,因为有保密条款,我无法向你透露。但我可以保证,如果《长江图》在英国发行,我一定会再次撰文推荐此片。” 人物揭秘 没有李屏宾,侯孝贤拿不了最佳导演 去年,《刺客聂隐娘》获得金马电影节最佳摄影奖,那是李屏宾第11次入围金马奖,第6次获奖,他也是金马最佳摄影奖项纪录保持者。领奖时,李屏宾表示自己和侯孝贤导演合作了10次,这是第3个奖,他称侯孝贤导演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贵人。而对侯孝贤来说,《刺客聂隐娘》获得了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他最想感谢的人大概就是他的御用摄影师李屏宾了,在很多影评人的心里,没有这位背后的男人,侯孝贤拿不了那么多奖。 或许你不知道李屏宾是谁,但如果你从1990年代就关注台湾电影,那你应该看过他的作品。从业三十余年来,他的作品高达70部,如《恋恋风尘》、《悲情城市》、《女人四十》、《花样年华》、《千禧曼波》、《父子》、《不能说的秘密》、《挪威的森林》等电影,或许你对这些片子的导演如雷贯耳,却不知道透过镜头,让剧中人物活过来的摄影师就是李屏宾。 作为侯孝贤一直以来的御用摄影,这位从小在中国台湾出生长大的光影诗人,说自己从小对长江的印象很模糊,打动他加入的最大因素其实就是长江。用中国山水画的意象来阐释长江,这是他和《长江图》的导演杨超最初的合作契机。(王文) 【专访】 李屏宾: 用影像记录长江很值得 中国影片《长江图》日前亮相柏林电影节,极富诗意的画面得到中外媒体的一致认可。为影片掌镜的台湾资深摄影师李屏宾说,很高兴有机会通过画面展现母亲河长江的美,拍摄长江“义不容辞”:“水是生命和文化起源的地方,长江绵延数千公里,贯穿中国大地,一直养育着中国人,也孕育着中国文化。能够从上海沿江旅行到长江源头,途经多个江边城市,并把长江用影像记录下来,是一个很值得付出的工作”。 力主用胶片拍摄全片 《长江图》影片画面唯美,就像一幅幅充满诗意的水墨画。“我是台湾长大的小孩,当然现在是老头了,”61岁的李屏宾笑着说,“但我们从小看到的长江影像都是朦胧的,就像中国水墨画,船只在雾中,山水相连,水天一色……《长江图》故事里有很多诗,所以当初拍摄时,就想通过诗意的、中国画似的影像呈现出长江的风貌来。” 该片导演杨超介绍,这次用胶片拍片子,完全是因为李屏宾的坚持,因为他认为胶片拍出来的效果更暖。李屏宾解释道,影片4年前拍摄时,数字拍摄技术还不是很成熟,难以表现出厚重的江河,相比之下胶片更能表现出画面的层次感,突出水墨画的味道。《长江图》拍完后,导演杨超还想补拍一些戏份,但李屏宾已经进了《刺客聂隐娘》剧组,而补拍部分后来在成片中用的很少。 李屏宾认为,其实胶片拍摄未必就比数字贵,“数字并不比胶片便宜,只是有些情况下数字更方便,有些导演喜欢用数字是因为可以随便NG,让演员演多少条都可以。像我跟姜文导演合作《纽约,我爱你》(短片之一)的时候,他用数字就是这个原因,那时更早,数字机还很贵。” 敬业打动男女主演 《长江图》两个多月的江上拍摄异常辛苦,无论是男主演秦昊还是女一号辛芷蕾都说从没在拍戏时受过这么多的苦,多次产生放弃的念头。秦昊坦言,是摄影师“宾哥”给了他坚持下去的勇气,“宾哥”在剧组中年龄最大,却总是不辞辛苦,敬业拍摄。对此,李屏宾说出了他的想法:“既然来了,就应该全力以赴,任何苦痛过了再说。如果我觉得很辛苦受不了,可能会影响到他人。不仅是拍摄《长江图》,我一直觉得做事要有责任感。回想起来,这些辛苦都是值得的。”李屏宾生活中喜欢冒险,两个月前曾在西藏海拔6000多米高的地方拍片,前年还在青海无人区的帐篷中住了两个月。 (宗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