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娱乐 健康 旅游 时尚 文化 体育 区块链

文化新闻眼

旗下栏目: 文化新闻眼 文化地图 产业政策 文化视野

寻访"饽饽榼子"里的文化印记 中国面塑精妙绝伦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光明日报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3-02
原标题:寻访“饽饽榼子”里的文化印记

  由食印制作的面食“莺歌燕舞”。资料照片

  形同磨盘的“饽饽榼子”。资料照片

  石雕食印 资料照片

  “小时候,一到年节,奶奶就翻出她压箱底的‘饽饽榼子’,变戏法一样制作出各种形状、图案的面点。这种美好的记忆是我后来收藏‘饽饽榼子’的主要原因。”山东青岛黄岛区的收藏家逄焕健和记者刚一见面,就聊起了他的5300多件藏品的起源。1969年,逄焕健的爷爷奶奶从乡下搬到青岛城区,所携家当就是一卷被子和一套“饽饽榼子”,这套榼子成为逄焕健的第一套藏品。

  根据史料记载,古时祭祀活动繁多,为了表达某种意愿和梦想,人们创造了将面食塑形成装饰的器具——食印。由于面食的贵重性与可塑性,在“饮食”的基础上,又逐步担当起了“祭食”“仪食”“礼食”等多重功能。今天,透过这5300多件“饽饽榼子”,可以感受到精妙绝伦的中国面塑文化。

  “饽饽榼子”花样繁多

  “‘食印’是全国通用的学名,它在各地的叫法不尽相同。”逄焕健介绍说,青岛这一带一般叫“饽饽榼子”“面榼子”。山西叫“榼榼”,南方各地叫“粿模”“糕印”“饼印”等等。材质也是五花八门,木、石、陶、玉、瓷、砖、锡、塑等都有,多为就地取材。

  史料记载,秦始皇曾三次巡游至胶东的琅琊、芝罘等地,相传曾以手捏的牛、羊、猪三牲面塑祭祀神祇,其后民间纷纷仿效,逐渐产生了面塑。“在青岛及胶东一带,‘饽饽榼子’几乎是家家户户必备的生活器具。这与该地区自古以来相对比较安定富庶,民风淳厚、崇礼重义有关。”逄焕健说。

  面塑源于祭祀,并慢慢融入世俗生活。在这个过程中,面塑的样式花色、制作工具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酒食》中记述了五色饼的做法:“刻木莲花,藉禽兽形按成之,合中累积五色竖作道,名为斗钉……”这是比较早的关于在面点制作中使用木模的文字记载。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道:“清明节……用面造枣锢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这一记录说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促进了面塑的发展,并与岁时节令、庆典礼仪紧密结合起来。

  “中国北方麦面文化区域都有面塑(或者叫面花)的传承。比较而言,山西面塑更传统,古韵犹存;胶东面塑则独具特色,主要体现在彩绘上,画工精巧、颜色艳丽。”青岛民俗学者鲁汉说,“‘初一初二看姑姑,初三初四走丈母’,面塑在旧时算是很体面的礼品了。”

  “我在青岛胶南长大,记得小时候‘饽饽榼子’做出来的面食花样繁多、用途很广。清明节吃面燕,企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端午节吃五毒饼,祈求祛病强身、幸福安康;七夕节做巧果,期望女孩子能心灵手巧,长大嫁个好人家。”逄焕健说,巧果食印小巧玲珑,一般都有小金鱼、小葫芦、小石榴、小花篮等8~10个图案,制作好的巧果,先放在大锅里慢火烙熟,然后以彩线串缀成环,挂在孩子的脖子上,既好看又好玩。

  面塑器具里的意象文化

  食印凝聚了古人的聪明与智慧,因此,它不单是一种制作面点的工具,而且还承载着来自社会的、民俗的、艺术的等各种文化信息。“果蔬花卉、鸟兽鱼虫、文字纹饰、神话传说……”仅从逄焕健收藏的藏品看,图案就有数百种,古人以形构意、以形抒情,上演了一场千变万化的意象文化大餐。

  在琳琅满目的食印图案中,“桃”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赋予了长寿之意;“莲”则是“连”的谐音,意为连心;“藕”与“莲花”又有着男女“偶合天成”之意,因此成为爱情的象征。除了果蔬花卉,鱼、猴子、狮子、蝙蝠、青蛙、老虎、燕子等动物也都多有涉及,各有各的美好寓意。

  “在胶东沿海,我发现了比较多的八仙题材的食印,这应该与当地‘八仙过海’的传说有关。”逄焕健还给我们展示了一块月饼食印:只见月宫中的嫦娥轻舒广袖,向外顾盼,阶前玉兔一边捣臼,一边回头张望,两者遥相呼应,生动形象。还有一个开合式的“福禄寿喜”食印,四个字采用了四种书体,并有四种花卉衬托,雕工精美、字画双绝。

  逄焕健还特别讲到了旧时青岛一带盖房上梁的重要仪式:大门口要摆上一对面老虎,意为“看门虎”;梁头要摆佛手、面鱼,意为“富裕”;屋脊两端要摆龙凤,意为“龙凤呈祥”;窗台上要摆一对葫芦,意为“福禄万代”……时辰一到,主人一边指挥上梁,一边向人群撒巧饽饽、巧果,还要唱上梁歌:“扬饽饽,把饽饽扬,邻里帮忙来盖房……”

  “我收藏的最大一件食印大如磨盘,上面雕刻有24个形态各异的图案;最小的只有小拇指肚大小,上面刻着很精美的梅花。”逄焕健向记者一一展示他的得意藏品:有见证诚信的商号食印、有绰约委婉的合金食印,蒸制用的、烙烤用的、油炸用的……令人叹为观止。

  食印的传承与发展

  经过四十多年的收藏,逄焕健的食印已有5300多件,他因此还获得了“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的证书。“这么多藏品,每年保养的费用就不下10万元,养护很吃力。”逄焕健说,自己年事渐高,还要腾出更多时间做食印民俗文化的研究。在逄焕健看来,搞食印收藏的人虽然越来越多,但与之有关的理论研究还有很多空白。

  每一件食印、每一个图案,无不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可以说,它们就是千百年来凝固在历史中的百姓梦。随着时代的变迁,承载着厚重文化的传统食印与现代人渐行渐远,如何巩固与发展这一传统文化,引发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在广东,“张田饼印”已经被列入“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的青岛国际雕塑艺术节,一件重约两吨、长约3米的花岗岩雕塑——“饽饽榼子”也受到了观众热捧。

  逄焕健认为,传承发展中国的食印文化,有三种模式可以借鉴。一是将食印文化“寓教于乐”。在一些展览或博物馆,推广DIY活动,通过亲身体验的形式让广大青年和学生熟悉了解食印文化;二是“寓教于节”。我们每年有春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及祭海等数不胜数的民俗节日,这些民俗节日里,“美食”不可或缺,食印完全可以借此“隆重登场”;三是“寓教于礼”。在古时,结婚、生子、生日、成年、寿诞等特别时刻都有“礼食”来往,换作如今,这些日子人们依然会举行或大或小的纪念活动,可联合一些食品企业进行再创新,将年年有余、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等美好寓意的食品再创新,让人们在享受美食的过程中见物思情,浓浓的祈愿、深深的祝福,都在其中了。(本报记者 刘艳杰 朱 楠)

责任编辑:光明日报
  新尧网所有发布文章由用户提供,与本网无关。发布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益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xinyaonews@163.com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