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庆琼,男,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毕业,艺术硕士,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书画名家专项课题高级课程研修班导师,北京人文大学中国书画艺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兼职教授、客座教授。曾担任全国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全国花鸟画精品展、纪念郭沫若诞辰120周年全国书画作品展、全国写意花鸟画名家作品邀请展策展人、学术主持,在国内外多次举办个人画展、联展,应邀赴各地美术界和高校讲学、讲座,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首都体育馆、钓鱼台国宾馆等机构和收藏家收藏、陈列,出版专著多部,作品和学术观点收入数十部典籍、画谱发行全国。
甘庆琼先生认为笔和墨同样都担负着塑造形象的重任。线条能准确的表现型感,如物象的轮廓、结构等;墨色除了造型之外还能表现物象的阴阳、凸凹、质感等,如苍老的树干、浓郁的荷叶、柔嫩的花瓣等等。笔墨还有具备营造气氛之功能。墨本身就是很重要的一种色彩,“墨分五色”嘛!唐张彦远说“草木敷荣,不待丹绿而彩;云雪飘扬,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风不得五色而綷,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意在五色,则物象乖矣”,揭示了以墨代色的道理。
写意者应重视笔力、笔气,气韵等笔意的修炼。用笔的力度是表达情感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力度的不同变化产生出不同情感意味的线条,画者的情感在运笔过程中始终和笔力融为一体。如果说笔力是笔和力的结合,不如说是力与情感相融合的用笔技巧更确切。笔气和笔力紧紧相连在一起,画时以气运笔,气到力便到,有气则有活笔,气脉在线条中循环,悠悠不尽地流动着。
笔与墨不能孤立存在,要相依为命。笔中蓄以墨趣,墨中蕴以笔情;浓墨中有干有湿,淡墨亦有湿有干,干笔中有浓有淡,湿笔中也有淡有浓。笔有笔阶,墨有墨阶,笔墨之象犹如音阶。笔墨是画者要用一生的时间修炼的,当你不学了,你的艺术就枯萎了。甘庆琼的画给人的感觉是闲适宁静、率性自然,笔墨技艺熟练,画面或浓丽、或淡雅、或意简,恣纵而不失沉着,豪放而不失严谨,奇崛而不失肃穆,能简而驭繁,计白当黑,显示出笔墨的老成和娴熟。甘庆琼的画有一种灵动与心静的和谐,一种深隧厚重的古朴,其实他的艺术世界也是他那种外表温文尔雅而内心情感饱满,待人处理心态平和而投入创作极具灵气的人格写照。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越是复杂的事物,往往是从简单中孕育生成的。甘庆琼先生认为,作为一个中国画家,首先要站稳中国文化立场,传统文化的积淀和绘画技术的修炼缺一不可,要技进乎道或技道统一,以大道至简的表现形式来完成自己主题精神的自由与高扬。这些年,甘庆琼先生注重传统文化学养的吸收,娱情愉悦,书写怀抱,书写真性情。他的画,写意性简练,寥寥几笔,却能表现复杂的世界,点、线、墨、色中充盈着对历史、对文化、对自然、对生命、对艺术意义的叩击与追问。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甘庆琼先生崇尚道家哲学思想,以虚静之心体悟万物,领略并融会自然,丰富意象,形成了以水墨为主,色彩为辅的绘画风格,用线条和墨色呈现虚静空灵之境。他的画,墨分五彩清而有神,即使只用单一的墨色,也可以使画面产生色彩的变化。他在花鸟外的空白处,以深浅不同的墨彩作衬托,画出事物的清淡影子,使观画者深入画境中,想像着这些影子里,埋藏着许许多多的事事物物,朦胧、空灵、荡远,耐人寻味。
甘庆琼先生的作品追求天趣自然、充满生气。甘庆琼先生性格平和谦厚,语言诙谐幽默,重情意、轻名利。在他的作品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宁静而温馨的意境,领略到画家的修养和内涵。因而,他是诗意的,灵性的,自然的,也是属于时代的。
其作品往往充满着一种理性的回应和力量的感染力,让人心动和惊喜。他的作品有着一种文化的厚度,其独特的绘画语言,让人产生独特的审美情趣,有着一种特有精神气息,细细品味和欣赏他的画作,韵味悠长,更让人得到一种心灵的回归。 甘庆琼始终不忘初心,在艺术追求的道路上真诚前行。他是一位实力派画家。甘庆琼经常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为灾区群众以及困难学生、孤寡老人捐款捐物,他不愧是一位德艺双馨的画家。 (作者:余志鸿,常德市广播电视台主任编辑,资深媒体人,文艺评论家,特约撰稿人,湖南文理学院客座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