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王建华先生,就被其“惊艳”到了。此前看其履历,显示是1964年出生。可眼前的他,干净细腻、风度翩翩、谦和儒雅,比实际年龄看起来至少有十岁左右,这就是传说中的“逆生长”?用最潮的一个词来形容:高颜值。俗话说,有才的无貌,有貌的无才。也许是上天眷顾,王建华偏偏把才、貌都占了。
再赏他的画,笔墨浓淡之间隐约透着雄浑、博雅的北方气度。一问,才知是鲁中人,家在泰山脚下的凤城。王建华在孩童时期就展露了绘画的艺术天分。书本上,只要有地方,就涂涂画画,乐此不疲。老师也惊叹:“这孩子画啥像啥,是块学美术的料!”机缘而至,伯乐垂青,16岁那年,王建华被部队特招,做了文艺兵。尽管父母极力反对,但拗不过王建华倔强的坚持,也只好勉强同意。 进入部队,有了更多的自由创作空间和灵感。以部队文化建设、军人生活为题材的作品,被源源不断创作出来,深受部队领导的赏识。1982年,其作品《海魂》,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六集团军举办的“首届长城杯绘画比赛”, 获得金奖。经过部队时期的积淀和历练,王建华陆续顺利考入了鲁迅美院、北京画院。在当时,能进入这两大学府学习深造,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极其“奢侈”的梦想。因为,太难考了。绘画这门艺术,单靠刻苦努力,远远还不够。王建华回忆,考北京美院时,上千人报考,最终只有十来个能被录取。 在北京画院,王建华师从国画大师杨延文先生。几年间,系统地学习了中外美术史和美术理论,他开阔了眼界,了解了前辈绘画大师的艺术风范、风格。通过学习传统绘画的技法和美术理论的升华,进一步提高了他的绘画艺术水平。岁月几十载,悠悠笔墨心。从孩童随意涂鸦到如今艺术造诣,王建华的作品形成了独特鲜明的个人风格。 近年来王建华先生的作品,风格愈见纯朴、浑厚,意境和技法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天道酬勤》、《西部风情》被国务院办公厅紫光阁收藏。受益于传统文化的熏陶,他把自己与山水融于一体,将山水画注入了现代形态,既有传统,又富有强烈时代气息。由于早年一直研习油画,所以王建华先生善于将西方油画的交点透视还有考虑环境光源运用到画面里。因此他的作品或呈冲相对角的斜线,或呈画面中心为左右对称,或呈曲线延伸。 从作品中能够看出他始终保持着对大自然充满着浓厚的感情,他对一草一木,一事一物都浸透着他的爱。件件作品都透露出纯朴的天真情趣和生动的意境。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博士吴士新这样点评他的作品:他总能将笔法、墨法、皴法、着色、点苔等不同技巧熟练地交织在一起。山体的披麻、斧劈等皴法和水体的浓墨、焦墨、淡墨等墨法被合理地结合起来,之后施染石青石绿,使得画中山水雄浑刚健而不乏淡雅。他用“蛮荒”和“缥缈”来形容王建华先生的艺术境界。常人很难想像,这种境界在画家王建华手中是如何造化的。这不仅让人勾起了这样一种意境:“野水纵横,乱山荒蔚”。 王建华先生常常怀着一腔痴情登山临水,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在与大自然心心相印的交往中,对景写生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泰山岩岩》是他的钟意之作。他介绍,自己的山水画创作的成就源于他深入山川,搜集素材,为了加深理解,常常故地重游,数次走入名山峡谷,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高山流水、青山古木,得山川之灵气,知草木之性情。 采访之际,笔者有幸亲眼见识了王建华先生现场创作《荷塘佳色》,艳荷、游鱼、流水……用笔流畅,构图大气,率性活脱,干净利落。用色不拘一格,粉色的荷花,他大胆用了橙色,却丝毫没有艳俗之气。 与一些画家钟情于现代山水图式有所不同,画家王建华选择了皈依中国传统山水画的道路,在钻研和探索传统中自味其乐,主张“变则其久,通则不乏”。 在王建华先生作品中,你能感受到无限的生机与激荡人心的生命力,无论是巍峨繁茂的崇山峻岭,还是清灵活泼的长河溪流,都能感受到先生那种源于自然的大气雄浑,自然神韵。透过他的作品我们能感受到画家王建华有一颗慈善博大深沉的心;他静默于大自然,参悟于平凡的人和事,把生命的历程化为他内心的创作历程。 在先生作画的最后落款时,我们又领略了先生绝妙的书法。多年来,他对书法与绘画一样研习不辍,形成自己的风格,在题跋中的篆书苍劲老辣、浑厚古拙、内敛雅致,无一轻巧浮华之笔。字字清雅,秀拔耐看,题跋和画风相得益彰,形成完美的统一。 一个画家的品格和内心境界往往决定了一幅字、一幅画的精神力量。什么样的作品都会因其人其艺,因其文化底蕴和艺术情操而展现出自己独特的魅力。正如王建华先生所说: “不学书,无以画”。布布 人物简介: 王建华,字海旭,号乾龙、天朗。先后毕业于鲁迅美院、北京画院中国画高级创作班,师从杨延文先生。现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成员、中国书画科学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同济大学艺术顾问、中国书协高级考官、中国田园画会副主席、文化部中国水墨研究院艺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华夏名人艺术书画院执行院长兼艺委会主任、中国民协会员、中国美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丰台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1982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六集团军举办的“首届长城杯绘画比赛”, 作品《海魂》获金奖。 1987年,参加文化部举办的“泰山杯中国画展”,作品《西山雨后》获铜奖。 1991年,参加中国美协、中国书画报社“北京90年代第一春全国绘画比赛”,作品《云律图》获优秀奖。 1991年,参加中国书画研究会组织的“全国百名画家百米长卷《民族之魂》和《炎黄之母》的创作。 1999年,参加中国美协、中国金融报社联合举办的“银鹰杯书画大展”,作品《腾飞》获银奖。 2002年,参加文化部举办的“水浒杯全国书画大赛”,作品《梁山秋酣图》获优秀奖。 2003年,作品《热土》参加“中越文化艺术交流展”,被越南政府收藏。 2004年,作品《情润山水》参加山东省文化厅、省文联、大众日报社联合举办的“山东省首届党政机关干部书画作品大赛展”,获一等奖;《晨曲》入选中国美协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五周年全国青年书画展”。 2005年,作品《家在山水间》入选中国美协举办的“长江颂全国中国画提名展”;《泰山人家》入选中国美协举办的“苏州胥口太湖情中国画提名展”。 2006年,作品《岱韵 》入选中国美协举办的“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07年,作品《雪域春风》参加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市美协、书协承办的“共建和谐,迎接奥运”书画展,获一等奖。 2008年,作品《春到高原》参加山东省文联主办,山东省美协、书协、光合园林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百年梦想,山东省迎奥运美术书法作品邀请展”。 2009年,作品《千里之外》参加“中央干部管理学院中国水墨研究院首届院士精品展”。 2010年,作品《泰山岩嵒》参加“中央干部管理学院中国水墨研究院院士精品展”。 2011年被国际艺术(文化)事业联合会、中国文化事业管理委员会评为国际华人最具影响力艺术大师。 2012年被联合国国际文化艺术家联合总会授予2012年度最高艺术传承人物。 作品入编《中国当代艺术名家》、《中国美术家名人录》、《中国当代实力派山水画家名录》、《齐鲁当代23位实力派中青年书画名家》等十多部典籍,部分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国美术馆、毛主席纪念堂、李宗仁史料馆、中央电视台、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及日本、加拿大、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内外收藏家收藏。其作品及艺术成就被《中国书画报》、《中外名人》、《大众日报》、《山东城市信报》等多家报刊专题报道。中国美术协会网、盛世艺术网、博宝艺术网、新华网、中国产经新闻网、北京华夏名人书画网、北京凤凰画院网、东方聚龙国画网、中国书画交易中心网等近几百家网站均有介绍。
作品:西域雄风
作品:沂蒙人家
作品:福山禅意 作品:观海听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