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娱乐 健康 旅游 时尚 文化 体育 区块链

文化视野

旗下栏目: 文化新闻眼 文化地图 产业政策 文化视野

于丹:读书不是信念和要求,只是生活方式

来源: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3-02

  何雯亚 摄

  ●“读书不是非要拔高到一种信念、一种要求,简单来讲,阅读应该只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已。 ”

  ●“身处这样一个时代,我们用一个搜索引擎便可以查到想查的词条,但是仍然没有一个心灵的搜索引擎。 ”

  ●“今天我们提倡的文化,是让它作为动词的形态活着,从时间上要在当下解读,从空间上要有国际视野。 ”以上内容,引自著名学者、十八大代表于丹在台湾参加“名人谈读书”讲座时的发言。征得于丹教授同意,《解放周末》将发言内容整理后予以独家发表,以飨读者。

  ■我小时候深信不疑、而长大以后越来越怀疑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自己的角度

  关于阅读,我一直觉得它是一种依赖机缘和悟性的个人行为。读书不是非要拔高到一种信念、一种要求,简单来讲,阅读应该只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已。如果不读书就像少喝了一杯茶,或者是你上床前没有刷牙,会让人有那么一点点难受,这种读书才是脱离了急功近利的、为了文凭的阅读,而是回到了自己的一种生命需要。

  今天的阅读,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为获取知识而阅读,需要用头脑。另外一种是为生命而阅读,那是要用心灵的。也许用头脑的阅读,是有用的阅读,因为它可以考文凭,可以让你获得更多的技巧。而为心灵的阅读,我把它称为无用的阅读,也就是开卷有益,最后读出来的那种境界,有点像田园诗人陶渊明所说的“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也就是说,读书读到最后,仰望天地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如果这样的人生都不快乐,还要追求什么呢?

  读书如果能够让我们心生欢喜,面对这个不甚美好的世界,让我们有一种力量去改变它,对自己沮丧的心事也能去改变,那看似无用的阅读,也许是真正用来养心的。

  所以我们今天的主题,既叫“读书”也叫“读心”。我想,读遍别人的书,最后是为了读懂自己的心。我们只有懂了自己的一颗心,再去看世相人心,自己的智慧才会更透彻。

  我来台湾之前,刚刚接受一家媒体采访,他们问了我一个问题——有什么事情是你小时候深信不疑、而长大以后越来越怀疑的?他们告诉我,对于这个问题他们已经访问过很多人,很多人说越长大越不太相信这个世界了。我的回答是,我小时候深信不疑、而长大以后越来越怀疑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自己的角度。

  我们看这个世界,年少时都会意气风发,信心满满,觉得自己就是正确的。但是越长大越发现,每一个人都带着他所有历史的总和,每一个人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解读世界的时候都有他的理由。我们多换换角度,将心比心,用别人的角度看看这个世界,也许对自己就是一点修正。很多人都会说,越长大越觉得人间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善良和美丽。其实我对这个社会一直在传承的核心价值,从来没有怀疑过,只不过我们每一个人的经历决定了自己看世界的角度都是不同的。

  读书,一方面它带来生命的自信,另一方面,它会让自己的心更多去看去理解别人的角度。

  星云大师曾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12岁的时候跟着妈妈从扬州出发去南京寻找父亲,走到宜兴的时候,恰巧有机缘,遇到师父问他愿不愿意出家,他就决定出家。第一次去寺里见住持的时候,住持问他为什么出家,他想了想就拍着胸脯讲,是我自己愿意出家。结果这样一句豪言壮语,遭到住持劈头盖脸地用藤条打了一顿,说,你自己想要出家就出家?没有师父领你,你出得了吗?星云大师想了一想说,是师父要我出家。结果住持又打了他一顿,说,师父要你出家你就出家了,你没有主见吗?第三次再被问,星云大师想了想说,是师父要我出家,也是我自己愿意来的。结果面对这么一个完满的答案,住持拿起藤条又打了他一顿。打完以后继续问,谁让你出家的?一个12岁的孩子,打也被打懵了,就说,我也不知道,你打我就是了。没想到住持说,这回可以了,放下了藤条,然后为他剃度。

  这个故事,我在大学生的毕业典礼上讲过。大家也都清楚,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求职就业也有他们的艰难。人要怎么进入社会呢?我们一开始只读书,就会读出自己的角度,自己总觉得一个人带着自己的角度到世上来,带着自己的宏图伟愿去建功立业,去承担世事,这一定是对的。但是就开始不断被修理,被左打一顿、右打一顿,反正单一的角度都不对。

  那么到了第二重境界就会想,我有这个角度别人有那个角度,我兼顾一点,这个时候就成熟一些。但这个时候还挨打,人心就会出现不平衡,就会愤世嫉俗,甚至怨天尤人,就会以偏概全。如果只读书不读心,那人就会觉得世相人心都是我的对头。但这个时候,如果从读书走到读心,其实就走向了第三重境界:读懂自己的心,读懂世人的心,就会觉得世界永远比我想象的复杂,但是我不能因为挨打而停止做我该做的事。那么他就会很勇敢,也很坦然地对世界说,你打我就是了,我继续做我自己的事。人真正有了这种坦荡和无私,这就是他不挨打的开始。

  这个故事也让我思考,阅读到底有什么意义。养好这颗心,养大自己的生命,让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坦然行走,并且去完成自己的承担,我想这是阅读真正的意义。阅读不是象牙塔里个人化的小情小调,也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在滋养了生命以后,真正把它变为行动去做事。

  ■中国文化是一座高峰,殊途而同归,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走,最终我们都会在山顶相逢

  今天,我们身处于一个多媒体阅读的时代,我们用一个搜索引擎便可以查到想查的词条,但是仍然没有一个心灵的搜索引擎。

  什么是真正好的阅读呢?就是不断开悟的阅读。这个“悟”字写得也很有意思,是“见我心”。小时候张开眼睛以后,总是为世界上的那些惊奇、美丽去感动、去欢呼,长大了以后又为它的丑陋、冷漠去愤慨、咒骂。所有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如果没有一个内心的力量去做平衡,那人就会越长大越迷惑。

  中国文化的儒释道,其实内心价值是相通的。我们看看中国儒家讲一个人一生的成长,为什么从“十有五而志于学”到“三十而立”,外在的行为很多可以确立标准了,但40岁才求诸内心,智者不惑,开始从外在的社会标准认同,走向内心的权衡。

  其实大家看,迷惑的“惑”字写得也蛮有意思,上面是一个“或”,下面是一颗心,这几十年间社会的变化太快了,我们从原来没有太多选择,走向越来越大自由,越来越多选择,当客观世界“或”此“或”彼,太多的选择,都压在我们的一颗心上,这颗心终于左右不定了,迷惑就产生了。

  所以如果到了40岁,人还是没有内心抉择的标准和制衡的力量,又怎么面对世相呢?到50岁“知天命”,就是从知道内心的标准又重新走向宇宙自然,了解天地万物的原则跟自己的平衡。 60岁终于“耳顺”,就是在听到任何刺耳的语言时都会了解别人的角度,会包容体谅。耳顺是心顺的前提,到了70岁才能走到“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所欲”是内在的、个人生命的标准,“不逾矩”是外在的社会规范的制度,真正的内外合一才叫做“顺”。

  道家也一样,在庄子的《逍遥游》里面有这么一段话,叫做“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举世誉之”,就是说即使全社会都在夸奖你、赞美你,“而不加劝”,你如果觉得到此为止了,也不要再向前多走一点、多做一步。反过来“举世非之”,当全社会都在非难你、都在说你过错的时候,“而不加沮”,你的内心如果有定力,有选择的标准,你也不会有更多的沮丧。 “定乎内外之分”,一颗心是一种力量,平定了整个世界跟你的均衡,“辨乎荣辱之境”,人才可以做到宠辱不惊。

  所以我一直觉得中国文化是一座高峰,殊途而同归,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走,最终我们都会在山顶相逢。其实人会越走越谦逊,因为我们看到世界上不同的人、不同的事物、不同的角度,最后我们会一步一步循着不同的路走向山顶。

  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读书最终会归于我们的一种态度。什么样的态度呢?我一直很认同《礼记》上面讲的一句话,叫“地载万物,天垂象”。大地承载着万物的生长,但是不要忘记了天空对应的那些星象,那些潜在的规则跟它是对应的。接下来是,“取财于地,取法于天”,人可以从大地上取得衣食住行各种财物财宝,大地愿意供养儿女子孙,但同时不能忘的是“取法于天”,我们只有遵从苍天的法则,才不会坐吃山空,才不会破坏了未来的持续发展。人的感情则叫做“尊天而亲地”。人要尊敬苍天、亲近大地,“尊天”就尊重了秩序,“亲地”就有了保护之情。

  进入这个世纪,国际上提出了很多新的概念,“低碳”、“环保”、“绿色生活”等等,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人用自己的方式都曾经讲过。面对当前各式各样的理念,中国人有自己的语言去和世界的语言对接。什么叫做“温故而知新”呢,当读清楚了中国人一路上的精华思想,把所有的哲学理念融会贯通,它一定会给我们走向未来提供一份力量。

  ■即使我们今天破了万卷书,行了万里路,如果少了一颗心的话,我们还是回不来

  多看一看我们中国人的这颗心,看看我们的中国字,回到我们的“竖心旁”和“心字底”。西方人用头脑思维,但中国人是“心”“田”里的事,叫有所“思”,“心相为想”,心上如果牵挂美好的事物,想起自己家的小孩子,想起春天的花开,那个心思流露出来时,你的脸上就会带着笑。如果要是总在想着你的仇人,想着报复,你脸上流露出来的也不会是什么好看的表情。

  “慈悲”也都从心。如果我们对别人的苦难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悲悯,“非心为悲”,痛得一颗心都碎了,那是真的悲伤。如果没有慈悲之心,只是拿钱去做事,那算不了善心。所以中国人讲“感恩”,“因心”而起才是“恩”情,要用心思在里面。而一旦做错了事情,我们会“忏悔”,我们有“惭愧”,都是竖心旁,也就是说,人心里对自己要有反省和校正。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词,就是“懒惰”。 “懒”在中国人看来不是肢体的事情,而是心里懒,一个人如果说我就是懒得上班,他的岗位一定没有给他自我实现的满足感。一个人说回家就懒得收拾,就懒得跟家人讲话,一定是心里出了问题。大家谈恋爱的时候为什么没有懒人呢?

  在越来越注重头脑算计的时代,如果我们肯回到一颗心,少一些计较,多一些真心,用心去投入,不去做那么多的、那么细的目标设定,也许我们往前坦然地走,反而会更从容一些。

  所以读心是什么呢,就是要读出我们养起的这颗心。有一些中文的概念是不太好译成英文的,比如说“肝肠寸断”、“肺腑之言”、“打腹稿”、“一肚子学问”……这都是我们中国人这颗心的支撑。东西方在解剖学上来讲人的生理结构都是一样的,但是中国人对于心灵的那种信任,一定不把它只当作一个器官,而是把它当作我们生命那个本初信念的发源点。

  即使我们今天破了万卷书,行了万里路,如果少了一颗心的话,我们还是回不来。那么我们的悟性在哪里?我刚才讲到儒道释,其实这几家哲学的源头有一个共同的交集点,就是一颗心。儒家讲,君子“日三省乎己”,去反省自己的行为,每天都要问问“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如果转换成今天的语境就是,我们的职业角色上有没有守住忠诚?我们的伦理角色上有没有守住信用?我们的自我角色上是不是有一种学习和提升?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把职业角色、伦理角色和自我角色平衡好,前提是你还有颗心问问自己,而不是等着别人来指摘你。

  道家的核心大家很了解,庄子有一个观点叫做“乘物以游心”,讲我们在物质世界上都像乘车乘马那样穿行而过。我们的今生可以以不同的方式穿越物质世界,最后也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叫做“游心”,达到心游万仞,就是庄子所说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生命逍遥游,这个起点还是一颗心。

  中国的儒也罢,道也罢,释也罢,如果真正看到了中国人本初造字的这个依托、这一颗心,我们就找到了关键。今天这个世界还不够好,我们应该怎么去面对它?如果我们一时改变不了世界,就从改变自己开始。我是做老师的人,我面对我一届届的学生都想跟他们讲:把自己的心养好,我们才有信念,才有态度,也才有力量,去建设制度,让社会变得好一点,再好一点。

  每一个人都是世界的基础单元,每一颗心都是我们可以抓住的依据,当一切的阅读和修养归于一颗心的时候,我们就同时拥有了整个世界。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以动词“文化”活着,就能够把中国文化带遍万水千山

  今天早晨,我和朋友一起去阳明山拜会林语堂先生的故居。我一直觉得中西文化的融合,在20世纪有一个成功的中国人的样本,就是林语堂先生。他对自己的评价叫做“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中国人哲学的最根本,如《周易》所说“一阴一阳谓之道”,我们中国人是讲平衡的,如果我们只有一只脚,就只能跳着往前走了。所以他是两只脚踏中西文化,也就是说他先有一只脚在自己的本土站得稳,立得住,另外一只脚才跨得出去。

  他是有说服力的,首先是他出发前有中国的学养。其次,他出发后,真正在世界上用自己的生命作为一个容器完成了学问的化合反应,而不是简单的物理累积。他在生命的化合反应之后,又回得来。所以当他归于阳明山,钱穆先生为他题写了墓碑,他安卧在自己书房的后花园。我们觉得这个中国人是一个真正走得出去也回得来的人。

  我一直记得《周易》最早对于“文化”下的界定,叫做“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大概是“文化”最早的界定。这里它给了我们两个坐标:第一是宇宙自然的坐标,第二是社会人生的坐标。站在宇宙自然,就要观察天文,了解四时春夏秋冬的更迭,添衣减衣不得病。第二在社会人心中要“观乎人文”,每一个人的想法,我去观察,然后提炼出一种理念和价值观,再去流化人心,这叫“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文化”,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名词,但其实它原始的意义是文而化之,也就是说以观念化入生命,化入行为,流化人心。如果我们只是文而不化,只是说我们现在有多少文明的遗产,那个遗产其实无关于我们今天的幸福。所以我们今天提倡文化,是让它作为动词的形态活着,也就是说,第一从时间上要在当下解读,第二从空间上要有国际视野,这样的话我们也可以像林语堂先生那样去融会贯通。

  我们今天总怨世相太复杂,有的时候只是因为我们的心不静而已。大家出去坐公交汽车的时候,都会有一种感受,如果你在一辆运动的车上,旁边也过一辆运动的车,那感觉会很错乱,因为那辆车一会儿去你前面了,一会儿退你后面了。如果你是静止的,那辆车过去的速度相对就真实。

  今天的世相很难读解,但是如果我们的心有了空灵虚静、博大深沉,再去看世相的时候,就不仅看得清,而且我们能够去做事。思维观念决定价值与行为,我们有什么样的心情,就有什么样面对世界的态度。

  我之所以在今天提倡中国文化,是因为我个人的生命是被中国文化成全的一个样本。我出生的时候,刚好是“文革”“批林批孔”的那个时代。由于父母的缘故,我读了很多中国的经典文献。我生长在那样一个糟糕的时代,后来去学习中国文化时都会觉得它对我如此有用,那在我之前的人,文化没有被斩断,在我之后的人又恢复了教育,可以说他们比我的条件都要更好。我相信我能被中国文化成全,就会有更多的人被中国文化成全,这种成全不是一种封闭的倒退,而是我们越过历史的尘埃,把古圣先贤请到今天,点拨我们的生命以后,让我们出发走向世界。

  我们这个世纪还应该出现很多林语堂先生那样的人,也许我们每一个人,以动词文化活着,就能够把中国文化带遍万水千山。

 

责任编辑:
  新尧网所有发布文章由用户提供,与本网无关。发布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益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xinyao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