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由艺术大师黄永玉设计的生肖“猴票”引发了抢购热潮。从古至今,中国人热爱灵猴,并通过艺术化的表现将它活化在陶塑、绘画、工艺品中。 猴有着特定的宗教内涵。在西藏文化中,猴被奉为图腾,在今天藏族举行盛大庆典的“跳神法会”仪式中,仍保留头戴猴面具的舞蹈。因佛教传入中国,“猴”形象出现在中国早期绘画中,大量见于新疆克孜尔石窟的佛教本生故事壁画之中,如“猕猴王舍身救群猴”等形象,色彩绚丽并富有佛教义理。更为家喻户晓的孙悟空形象其实至少在五代时已有雏形——甘肃榆林窟西夏时期的壁画,便出现了随求法高僧礼拜菩萨的猴首人身的行者形象。 其实,自新石器时代以来与猴有关的文物屡有发现,数量更远超想象,但形象多写实,这既可见于东周中山国的攀猴烛台等文物,也可见于宋易元吉、清沈铨的中国画作品中。而从唐墓出土的十二辰中的“申”像,便可窥见猴在艺术中的形象已从写实转向了“猴首人身”且穿袍服的造型。 猴被人喜爱,还因为其承载着吉祥之意。“猴”与“侯”谐音,表达了封官晋爵、仕途顺利的愿望,所以很多艺术作品中都出现有以猴或猴与其他动物组合的形象,如大猴驮小猴、马背上坐猴、猴与雀鹿组合,分别象征“辈辈封侯”“马上封侯”“雀鹿蜂猴”(爵禄封侯)等寓意。 此外,猴还被视作长寿的象征。始建于唐朝的北京白云观中有三只石猴,在民间有“铁打白云观,三猴不见面”的俗语;至清代春节期间更流行来这里“摸石猴”习俗,希冀新一年吉祥、长寿;而在现代绘画大师齐白石的画作中,也常见《白猿献寿》之类的题材,表达着人们对健康长寿的渴求。 猿猴形象也被应用到工艺装饰之中。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战国时期《青铜螭梁盉(hé)》,以猿猴为盖钮,由此可知,猿猴形象早就被作为青铜器的装饰。 《 人民日报 》( 2016年02月09日 06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