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娱乐 健康 旅游 时尚 文化 体育 区块链

产业政策

旗下栏目: 文化新闻眼 文化地图 产业政策 文化视野

"温太医"张晓龙讲年味儿:一盆冻柿一分爱 一曲秧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原创稿 作者:人民网-文化频道 原创稿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2-18

编者按:还记得小时候掰着手指头数日子,呼唤春节你“快点来,慢点走”,想到那时的春节,满脑子都是年味儿:家家户户屋檐下挂满了腊肉,大街小巷贴满了对联,全家人热热闹闹围在一起看春晚……临近过年,这些温馨的、有趣的、难忘的回忆就一股脑儿地又冒出来。春节习俗源远流长,各地不同,每个人都有浓浓的过年情结和不一样的过年故事。这个冬日,人民网文化频道推出春节特别策划《最怀念的年味儿》,邀请各地知名作家学者、影视名人,以及民间手艺传承者等,畅聊他们的春节记忆。今天,请大家跟小编一起,听听演员张晓龙最怀念的年味儿。

演员张晓龙给网友拜年啦(张晓龙供图)

在很多观众的认知里,张晓龙只是凭借古装剧《甄嬛传》太医温实初一角而成名的演员。实际上,这位中戏副教授早已凭借其在古代礼仪指导方面的建树而声名鹊起,《甄嬛传》的礼仪指导就出自他的手笔。猴年新春来临之际,人民网《最怀念的年味儿》大型策划自然少不了这位礼仪专家对年俗的讲解。张晓龙称,如今大家抱怨“年味越来越淡”实则是仪式感的缺失,中国应该尊重并回归传统年俗礼仪。张晓龙还将时间的指针拨回到小时候,一盆甜软的冻柿子,一次自编的秧歌舞,都蕴含着温良恭俭让的礼仪之美。

张晓龙生养在吉林辽源的一户普通农家,祖辈闯关东迁徙至此,存留了“齐鲁之邦,礼仪之乡”的深厚传统教化。在张晓龙的记忆中,大年初一整个家族的仪式感非常隆重。“年初一拜年是最有仪式感的。一家人都穿好新衣服,奶奶坐前面,父母坐后面,我们给奶奶磕头,她会赏给我们小红包,然后我们再给父母鞠躬。我记得孩子们要行拱手礼、大揖、长揖。”张晓龙认为,这些仪式并不是繁文缛节,而是发自内心对长辈的尊重,这些都应该是中国传统礼仪的精华。

每逢春节,张晓龙整个家族20来号人都要聚在一起过大年,四世同堂,其乐融融。“从大年三十下午起,我们就开始包饺子。全家人围坐在一个很大的桌子旁,会包饺子的包饺子,不会包的擀面饼,再不济的就帮着捻面记子(注:小面团)”,包饺子成为和睦齐家的情感联结,只有家和才能万事兴。让张晓龙念念不忘的年俗还有东北的冻酸梨和冻柿子,言至此,张晓龙的思绪拖得杳远悠长。

“年三十我们家会用两个盆接满凉水,里面就放上冻酸梨和冻柿子,它们不能用热水化开,得用凉水。当冻酸梨和冻柿子浸化了之后,所有的凉水都变成了冰,里面的柿子和梨就变得绵软了,吃起来特别爽口。冻柿子可以用嘴吸,冻梨要使劲啃,很费力。于是,老人们吃冻柿子,小孩子吃冻梨。然而在我们家,往往是老人疼爱孩子,把冻柿子让给他们,家长又每每站出来说,这个不能吃,要留给爷爷奶奶。”那时年岁,冻柿子和冻梨都是奢侈品,大家族20几口人互相谦让的温馨画面让张晓龙沉吟至今。

对于张家的孩子来说,独有的一个年俗就是给大人扭自己编排的秧歌。张晓龙笑着回忆起五六岁的旧事,“我们家有五个孩子,正月里我每天起床必须要做的事就是跟着哥哥姐姐给长辈扭秧歌。我们用枕巾妆扮自己,打扮得美美的,扭给大人们看,他们会给我们五分钱。这既给家里添了节日的气氛,小孩子们也能赚到零花钱。” (文/唐平)

责任编辑:人民网-文化频道 原创稿
  新尧网所有发布文章由用户提供,与本网无关。发布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益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xinyaonews@163.com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