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到一处,大家问得最多的就是——中国经济究竟怎么了?人民币汇率怎么了?易副行长,你怎么看?”IIF(国际金融协会)总裁、美国前财政副部长亚当斯(Timothy Adams)将这个全球瞩目的问题抛给了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 在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于26日正式开始前,IIF的G20会议已经打了前站。 人民币将对一篮子货币维持稳定 针对人民币汇率问题,易纲回答称,全球主要担心的是中国经济增速和人民币汇率。前者牵涉到中国的需求,后者牵涉到全球稳定。 “中国仍会继续维持更基于市场供需的灵活的汇率更机制,当前与过去的区别是,人民币将转而以一篮子货币为参照(reference),而不仅仅是软盯住美元,这意味着人民币将对一篮子货币维持基本稳定。” 但易纲也强调,“我们不会严格对于篮子货币挂钩(peg),因为中国仍将保持独立的货币政策,有能力决定国内自身的利率水平。” 他表示,当前人民币可以参考的一篮子货币其实有三个,一是CFETS(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货币篮子(13种货币),二是国际清算银行(BIS)货币篮子(40种货币),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4种货币)。“基本我们希望人民币汇率对三个篮子都保持比较稳定的状态。”易纲称。 由市场驱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也正是由于此前的一系列人民币汇率波动以及全球市场震荡,各界一度怀疑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是否会走回头路?对此,易纲的答案是否定的。 “中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目标没有改变,只是似乎是人们的预期变了,”易纲表示,“我们希望看到更多由市场力量驱动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此前,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也表示,“我们当然希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顺利前行,但经济运行中不可能什么好事都占。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本身会是波浪型前进的,如果观察到投机成为外汇市场中的主要矛盾,就重点应对投机,等市场逐渐回到相对稳定状态,人民币国际化还会继续前进。” 中国的商品需求将持续增长 除了汇率,全球仍然担心中国的需求放缓,尤其是对原油和其他大宗商品的需求,甚至一度出现了不少“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拖累全球”的观点。 易纲指出,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消费将成为更重要的经济驱动引擎,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成为主要驱动力。 “去年,中国经济增速6.9%,通胀处于低位。固定投资和净出口对于经济的贡献率比5年前、甚至2-3年前更低。去年消费对 GDP增量的贡献为2/3,服务行业加速增长,占了GDP的50%。而过去很长时间,制造业都占据了增长的主力位置。” 易纲强调,“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的需求仍会维持保持较为强劲的状态。例如,中国将继续增加原油进口,例如以7-10%的年均增速。中国对其他大宗商品的需求也会维持强劲。” 无独有偶,此前中国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在出席2016冬季达沃斯年会时便指出,中国从国际市场进口的大宗商品数量和所占全球份额继续增加。 “2015年中国的原油进口量增加了8.8%,创历史新高;中国的大豆进口量增加了14.4%,既满足了中国自身发展需要,也为全球经济增长作出了超过1/4的贡献。因此,中国发展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 李源潮称,其实中国经济放缓只是全球经济同步放缓背景下的一个缩影。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的影响还在继续,世界经济仍然处在深刻调整期,中国正在从数量高速扩张向质量和效益的调整过程中,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既有信心有能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也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