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科技融合是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依托高新技术增强文化产品的表现力、感染力、传播力,强化文化对科技手段的内容支撑、创意和设计提升,促进文化与科技双向深度融合。加快高新技术成果向文化领域的转化应用,重点培育动漫游戏、移动互联网应用、视听新媒体、3D打印和绿色印刷等新兴文化业态。随着时间推移和产业演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将催生更多的文化产品与服务新业态。 动漫游戏 深入挖掘优秀文化资源,加快扶持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的优秀原创动漫作品的创作生产,推进动漫内容创作、音乐创作、形象设计、节目制作、版权交易的发展,支持数字高清技术和三维动画电影技术的研发和运用,推动动漫游戏与虚拟仿真技术在设计、制造等产业领域中的集成应用。 移动互联网应用 依托移动互联网领域相关产业技术联盟,紧紧抓住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络和移动电子商务等产业焦点,构建起风险投资驱动、关键技术牵引、创新应用示范的产业良性发展格局,建设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产业集群。 视听新媒体 布局移动视听、数字娱乐等增值业务,大力发展各类新媒体业务,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新型显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交互点播等视听新媒体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上实现突破。 3D打印 推进产业化进程,引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工业设计企业、软件开发企业、材料研发机构、3D打印服务应用提供商等各类组织机构,建立完善3D打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应用推广联盟,共同推动3D打印技术研发和行业标准制定。 绿色印刷 鼓励应用数字、网络技术改造传统印刷业,建设数字资产管理系统和印刷电子商务系统,推进数字绿色印刷发展,鼓励企业按照印刷行业清洁生产标准进行治理。开发印刷电子材料工艺及绿色印刷所需的环保装备,进一步完善绿色印刷产业链。 文化金融融合 充分利用好金融资本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壮大的倍增功能,优化各项资源与要素组合,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和金融的有效对接。 1.大力发展文化消费金融。鼓励第三方支付机构发挥贴近市场、支付便利的优势,提升文化消费便利水平。加强网上银行业务推广,提高网络支付应用水平,改善演艺娱乐、文化旅游、艺术品交易等行业的银行卡刷卡消费环境。 2.丰富文化信贷产品和服务。对于处于成熟期、经营模式稳定、经济效益较好的文化创意企业,优先给予信贷支持。积极开展对上下游企业的供应链融资,支持企业开展并购融资,促进产业链整合。 3.加快文化投融资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北京市文化投资发展集团发展成为首都文化投融资平台、重大项目实施主体和文创企业股权投资主体,形成资产规模达千亿的首都文化领军企业。 4.加快推进企业直接融资。鼓励大中型文化企业采取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资产支持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优化融资结构。 文化与其他领域融合 文化贯穿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呈现出多向交互融合态势。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创意、设计、品牌等文化要素在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文化旅游融合 推动特色文化旅游发展,促进发展参与式、体验式等新型业态。发展新型乡村生态旅游,支持开发康体、养生、运动、娱乐、体验等多样化、综合性旅游休闲产品,满足广大群众个性化旅游需求。 文化体育融合 发展户外、极限、康体、电子竞技、体育演艺等新型体育休闲娱乐产品,促进体育场馆经营、体育赛事和文化体育产品开发与旅游相结合,丰富市场供给。 文化商务融合 加速文化产品和服务与现代商业流通方式、综合商业服务设施的有机结合,构建新型文化产品服务流通网络,扩大文化消费需求,丰富文化消费服务手段,培育文化消费新增长点。 文化制造融合 鼓励文化企业与制造企业深度合作,通过形象授权、限量复制、加盟制造、委托代理等形式开发文化衍生产品。加快将文化元素融入制造业研发、设计等价值链高端环节,支持基于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新需求的设计应用研究,促进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推动工业设计服务领域延伸和服务模式升级。 文化农业融合 加强都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场所的创意设计,支持建设集农耕体验、田园观光、教育展示、文化创意于一体的休闲农业创意园。 居住环境人文化 提高城市公共空间和公共艺术的规划水平和设计品质,以创造历史、追求艺术的高度负责精神,塑造首都城市新形象。在保护文物等有形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推动历史内涵、民间艺术、民俗风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科技融合,合理利用非遗项目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拓宽文化服务领域,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活力,让“居民记得住乡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