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不能让黄牛的“抢票秘笈”成“谜” 今日进入腊月廿八火车票预售期,记者也在一边守点盯着12306的图片验证码发呆,一边刷朋友圈看大伙儿吐槽票难买。于是记者委托一名黄牛。Duang!一分钟抢到票!真有那么神?记者等到12306页面显示无票停留20余分钟后,又让黄牛抢,10分钟后又抢到了,于是奉上100元一张票的辛苦费。(12月9日南方网) 这是一个连买张火车票都要拼眼力、拼智慧的年代,面对记者5天刷票失败而黄牛1分钟内却能搞定的境况,公众的疑问随之而来:黄牛的“抢票秘笈”是谁传授的?让12306官网解决普通乘客的购票需求,为啥年复一年仍如上“蜀道”? 这几年,铁路部门在应对黄牛抢票上可谓绞尽脑汁。尽管这场斗智斗勇的接力赛不断升级,即便今年581种图片验证码成了“益智游戏”,可就在公众为“一票难求”而愁眉苦脸之时,黄牛却依然所向披靡,囤积起票源赚取暴利。 面对抢票还是难、黄牛仍很忙,不知是黄牛的技术实力太过强大,还是平台设计本身技术落后?尽管对网络高手来说,世上没有攻不破的网站,但就算黄牛也插上了技术的翅膀,对恶意抢票的遏制也并非“无药可施”。现代售票技术日新月异,而且12306官网建设耗资不菲,我们有何理由斗不过黄牛? 问题在于,黄牛之牛,往往对应着职能作为之弱、常态监管之松。这起码对应着以下的追问:一者,黄牛秒杀票源如同探囊取物,任性的背后有没有一个利益共同体?是谁秉持鸵鸟思维对之“视如不见”?二者,针对铁路部门推出的新招,黄牛是如何迅速掌握破解之道的?及早解开这个谜团,并及时进行技术升级,理当成为当务之急。三者,打击黄牛当然要靠法律,可当下“处以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的罚责既无震慑作用,而且由于流动性大、隐蔽性强且很难“人赃俱获”,这怎能为“票贩子”树立一个明确清晰、广而告之的法律严重警示? “拳头”更重一点,才能使依附在火车票身上的“蛀虫”无处藏身,这是普遍的共识。可是,稀缺的火车票要让黄牛不打主意,除了保持“严打”的制度化、常态化外,如果不能釜底抽薪解决票源不均衡、信息不对称、网络运行不完善等问题,黄牛怎会没有表演的舞台? 一言以蔽之,黄牛都能与时俱进玩“高科技”了,铁路部门的“斗牛术”还不升级?而且,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分配票源,在打击黄牛的同时兼顾到公众的购票体验,亦是技术变革之外必须考虑的问题。以法治为底而促进责任的落实,才是终级出路。 (徐剑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