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娱乐 健康 旅游 时尚 文化 体育 区块链

游乐汇

旗下栏目: 旅游要闻 国内游 游乐汇 节假日

九成剧院何以“建得起 养不起”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广州日报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2-05

据统计,目前国内剧院总数已超过2000家。然而,剧院管理的“软科学”却跟不上剧院建设的速度。有专家指出,目前在剧院产业中屡屡出现“重建设,轻管理”和“建得起,养不起”等现象。国内剧院有90%左右都在以租场的方式生存,经营业态普遍不理想。(1月15日《法制晚报》)

这则新闻,折射出我国剧院利用率不足、运营效能低下,为各地掀起的剧院建设热潮敲响了警钟。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在一些地方包括落后地区,为建设地标建筑,甚至为打造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不顾地方演出市场成熟与否,不顾老百姓的文化消费能力,也要盲目跟进、造价不菲地建设剧院剧场。有业内人士指出,对于一个1000座以上的剧院而言,每年需要上演200场以上剧目才能保证正常运营。可是,绝大多数剧院每年能承接多少场高雅的演出活动,又有多少普通老百姓能够消费那些“高大上”的演出?

剧院要实现建得起,且运营良好,既要有戏可演、有戏可看,又要有人看戏、看得起戏。这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只是有戏可演,演艺剧目供应得再充足,普通老百姓却不愿看戏,或看不起戏,注定热闹不了多久。如果只是有人想看戏,且看得起戏,却无戏可演可看,剧院也只能唱“空城计”,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照样得不到满足。故要破解剧院“建得起,养不起”困局,就要从“戏”与“人”的角度找对策。

从戏的角度来看,引进外地优秀的演出节目,来支撑起本地剧院的舞台,这无疑是不错的。但这只是一个方向,还应抛弃“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思维,培育本地的演出市场和演出团队,这些演出团队才能够实现常驻,常与民同乐。积极支持民营文艺表演团体的发展,扶持他们创作和演出,向有戏无地演的“草根团队”免费提供场地……这些都是可以尝试的办法。毕竟政府投资兴建的剧院,也是重要的公共文化设施。

从人的角度而言,就需要长期培育观众了。培育观众的功夫其实在人之外,一个抓手是票价问题。现在不少戏剧演出的票价少则几百多则几千,让普通观众深感“高处不胜寒”,到头来,不少演出是“看的不掏钱,掏钱的又不愿意去看”,多数由政府埋单,且属于展示表演,而非常规性演出。很多普通老百姓不是不愿意看演出,最大的障碍其实就在价格。要培育观众,首先就要把票价降下来,以惠民演出赢得观众。

另一个抓手是剧目问题。一些高雅或标榜高雅的演出剧目,远远脱离市场,脱离普通观众的欣赏体验。这是没有充分考虑地方观众文化消费习惯的体现,必然曲高和寡。实际上,老百姓既需要“阳春白雪”,又需要“下里巴人”,我们的剧院在传播高雅艺术的同时,也可以放低身段,提供普通观众喜欢的、接地气的娱乐产品。只要能让一个城市更有活力、更具文化气息,都应乐观其成。剧院恐怕也不愁没有市场了。(何勇海)

责任编辑:广州日报
  新尧网所有发布文章由用户提供,与本网无关。发布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益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xinyaonews@163.com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