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2月23日电 (记者张烁)教育部23日召开发布会,发布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报告。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1302个县(市、区)通过国家认定,完成2020年目标的47%。 与2013年相比,2014年小学综合差异系数由0.568下降为0.549,初中综合差异系数由0.55下降为0.531。2014年,全国义务教育总投入达到1.42万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1.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约1000亿元。中央及地方各级财政共计投入国家免费教科书资金约179.31亿元,惠及1.23亿学生;地方各级财政投入地方免费教科书资金19.57亿元,惠及5211万学生。 2014年,全国城镇小学、初中56人及以上班级比例均在20%左右,其中中部地区的比例在30%左右,部分省则超过40%。与此同时,全国有46%的乡村小学班级人数在25人及以下,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这一比例已经接近50%。 继2014年的上海市后,2015年又有北京、天津、江苏、浙江4省(市)所有县级单位全部通过国家督导评估认定,广东、湖北、福建三省通过认定的县(市、区)比例均超过80%。2015年,全国共有545个县(市、区)通过国家认定,基本达到国家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的要求。 教育部督导办主任何秀超介绍,尽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新的突破,但还没有达到《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所提出的预定目标。主要表现在学校布局调整不合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滞后、部分学校管理水平和资源使用率低等方面。 为了解掌握尚未实现基本均衡发展目标地区的现状,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对尚未通过国家评估认定的1600多个县均衡发展情况进行过程性监测。结果显示,整体上看,未认定县均衡水平明显低于国家标准、更低于已认定的1300多个县,实现均衡发展目标难度较大。进一步分析显示,中、西部地区分别有60%、72.5%的县尚未认定,将是攻坚难点地区;小学差异系数不达标比例较高,占未认定县总数比例的63%,将是攻坚难点学段。 何秀超表示,下一步,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改革义务教育供给方式和供给结构,提高供给有效性,做好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规划,提高学校布局合理性;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城乡之间教师配置不均,尤其是高学历、高职务教师差异过大问题;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各级党政领导政绩考核,建立健全推进责任制;研究建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度公开平台,通过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督促各地加大推进力度,早日实现国务院提出的目标。 《 人民日报 》( 2016年02月24日 12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