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市血液中心和江苏省血液中心获悉,南京急缺A型和O型血液。专家担忧地说,由于今年全面两孩政策落地,又遇上猴年生育高峰,高龄产妇必然增多,这对本来就紧张的血液供应来说,更是压力骤增。仅2月份,南京就连续抢救了3名高危孕产妇。预计这一波血液紧张要等到3月份才能完全缓解。 医院缺血停掉1/5手术 这两天,在医生的朋友圈里,刷屏的全是因为缺血手术又停了的消息。 “从上周开始,我们医院可以择期手术的病人手术都是一拖再拖,血液库存主要用来保证急救和不得不手术的病人。”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输血科主管技师辛琪告诉记者,目前医院的血液库存已经几乎“见底”,A型和O型血尤其缺。以前医院一天常规手术量在五六十台。从上周开始,每天都要至少停掉10台左右。开展的也以出血量较少的微创手术为主,备血量较大的心脏等手术,病人条件允许的都尽量择期再进行。“以前一天手术下来,全院至少要用掉五六十个单位的血,现在一天可以减少到10多个单位。”辛琪表示,这种血液紧张的状态,预计短时间内还难以得到缓解。 高危产妇加重血液紧张 省血液中心副主任郭东辉告诉记者,就在2月份,南京连续收到3例高龄高危产妇,每个产妇都用去了几十个单位的血。连续出现高危产妇,这在以往是从来没有过的现象,这也加重了目前血液供应的紧张。 2月2日零点20分,溧阳人民医院手术室,一名38岁的高龄产妇在剖宫产过程中出现了最凶险的羊水栓塞(被称为“产科死神”,死亡率达80%)。抢救共用了红细胞2400毫升、血浆1800毫升、冷沉淀50U,相当于100多人所献的血量!好在最后母女平安。 “全面两孩政策放开以来,高龄产妇发生羊水栓塞的案例增多。”产科专家告诉记者,去年8月,淮安一名36岁的“二孩”高龄产妇突发羊水栓塞,用69袋血抢救后转危为安,用血量相当于病人全身换血两次。 利用自体血回输“节流” 备血“开源”有困难,医院尽量想办法来“节流”,比如对符合条件的患者提前进行自体血的储备,或是在手术中使用自体血回输的技术,能够让患者在一定程度上“自给自足”,大大节约用血。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麻醉科尹宁主任告诉记者,春节后一周,中大医院的麻醉手术科就对21例病人采用了自体血回收技术,共回收血液4000毫升,原本一些可能被停做手术的患者,因为这项技术而及时完成了手术。 尹宁主任介绍,通俗地说,自体血回输相当于手术中多了一台“清洗”血液的设备,患者在手术中的出血,可以被回收。一般来说,10分钟就可以“清洗”完毕,再次回输到患者体内。尹宁还告诉记者,在21例患者中,有一位骨科患者,仅仅他这一台手术就回收了1000多毫升血液,相当于节省了四五个人的无偿献血量。 缺血预计3月中旬可缓解 为了应对临床缺血,昨天中大医院200多位医护人员,挽起袖子,开展集体献血。近期预计还将有更多“白大褂”们加入无偿献血的大军,为“应急血库”出力。 按照往年规律,季节性缺血预计要到3月中旬才能缓解,省血液中心也呼吁爱心人士能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一同帮助临床病人渡过难关。(王怡心 程守勤 崔玉艳 安莹 刘峻) (责任编辑 :支艳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