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国家预防腐败局原副局长崔海荣就药价改革调研后发现,药品已达18万种,老百姓基本常用药仅500多种,药价的虚高问题和重复药制作问题非常惊人。他建议:进口药盒上打上报关价,国产药出厂时在药盒上打上出厂价。 药价虚高和重复制药,本质是“新药”审批环节出了问题。长期以来,药企、药商将廉价而疗效好的药品“改头换面”,按“新药”重新报批,导致“一药多名”“药价虚高”。据媒体报道,罗红霉素有40个名字,头孢三嗪有30个名字,抗菌药氧氟沙星的名字达52个之多。 还有一种怪现象:有药品零售业内人士直言,十多年来,国家发改委先后几十次调整药价,但是每次“限价令”颁布后,都有80%的限价药从医院、药店消失。那么这些药去哪儿了?都“换马甲”去了,借机涨价,规避“降价令”。 药价混乱、虚高的背后源于权力不受约束,审批“马甲药”。因此,如果不能管住药品审批权,当药盒上标出厂价成了铁律以后,那么药企、药商将会“打标价暗战”,即把药盒标价人为抬高,从而赢得销售商和医生的青睐。因为价格标得太低了,利润空间小了,医生不愿用,销售商和医院不进,药卖给谁? 所以,对于药价虚高的问题,除了从形式上做文章以外,更要从实质上下工夫。比如,建立新药报批公示制,把药企、药商上报的新药和正式注册前的新药,包括主要药品成分、规模、剂型、含量等在媒体与互联网上公示,发动公众参与监督,透明的药品制度,标在药盒上的价才有意义,才真实。王甄言
(责任编辑 :支艳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