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让新闻作品更有“时代温度”(人民观点)——切实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③ 如果说社会责任是传播有“温度”新闻的基础,主流价值是呈现有“温度”新闻的方向,那么百姓视角是传递有“温度”新闻的路径 有人说,21世纪是一个“自带火箭”的时代,很多事情从量的变化到质的飞跃,往往只在一夜之间,新闻生产迎来了潮涌世纪。对于新闻人而言,这是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大有可为的时代,理应产生伟大的作品。 时代的机遇在中国。迅速崛起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推动国家社会面貌的巨变;波澜壮阔的改革发展,标注前行中国的努力,这是历史记录者的幸事。铸就辉煌的地方,每天也发生着命运的跌宕、人生的悲欢,心灵需要安放、痛苦需要抚慰,这是时代守望者的义务。诚如人言,谁能解释清楚中国经济,谁就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同样地,谁能报道好中国,谁就能收获新闻人的最高勋章。在中国道路、中国经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日益吸引世界目光的今天,新闻人站在了历史的风口。 赶上好时代,更要担起大责任。笔下有个人的命运,也有时代的洪流;镜头里有浓缩的世界,也有历史的变迁。一支笔一张纸,一个镜头一块屏幕,承载起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这是担当,也是挑战。要读懂并呈现给读者一个“复杂而深刻”的中国,不仅需要理性的头脑,也需要滚烫的心肠。 有个问题问得好:什么才是媒体人所需?众人的眼球么?看客的嘘唏么?世界的哗然么?答案是否定的。从《饥饿的苏丹》到韩国KBS电视台直播男子跳江,再到记者“进入太平间拍摄”歌手遗体,这些新闻作品传播广泛,却无一不受质疑。就是因为,它们缺乏人性的光辉,没有新闻的温度。融化内心的坚冰,弥合社会的裂痕,鼓荡人们的雄心,唤醒沉睡的良知,书写时代的坚强与自信,最终加速实现中国梦,这才是媒体人共同努力的方向。 外交官吴建民曾说,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写的东西“看了要掉脑袋”,但热血青年是“掉脑袋也要看”,体现了对人民的感召力。上个世纪50年代,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被周恩来称赞为“感动了千百万读者,鼓舞了前方的战士”;后来,穆青一篇《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在亿万人民心里播撒了党的好干部“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的精神种子;改革开放初期,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唤起一代代年轻人投身科学、报效祖国的青春激情……经典的作品穿过时光的隙缝,依然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面对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的深刻变化,今天的新闻人遭遇着前辈们不曾遇到的挑战。在“你有登场权利,我有围观自由”的时代,如何凝聚共识、筑牢底线?在观点交流交融交锋的时代,能否在激流中坚守核心价值观?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如何适应分众化、差异化趋势?勘破这些新时代传媒棋局,新闻作品才能传递时代的温度,呈现人文的高度。需要强调的是,这样的作品绝不是盲目赞扬或一味抱怨,不能门缝里看成绩、放大镜下看问题,它要求媒体人,在市场竞争中不能为了抢收视率而偏离了主流价值,在灾难中不能为了抢现场而耽误了救援工作,在司法审判中不能凭一己好恶而行媒体干预。否则,当手段成为目的,就会忘记自己为何出发。 如果说社会责任是传播有“温度”新闻的基础,主流价值是呈现有“温度”新闻的方向,那么百姓视角就是传递有“温度”新闻的路径。尽管现在能够“千里边关一日还”,但若抱着走马观花的心态,迈得进群众的门槛,却走不进群众的心坎。只有深入乡村,聆听留守儿童的思念,伴着空巢老人的孤灯,才能理解消弭城乡二元差距的紧迫;只有跑遍城市角落,倾听“房奴”“蚁族”的心声,才能读懂群众对“获得感”的期盼……对于新闻人而言,在路上心里才有时代,在基层心里才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有感动,腿上的泥土、身上的灰尘正是声入心通的“通行证”,正是推动进步的“积分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闻舆论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让新闻作品更有“时代温度”,是新闻人“职责使命论”的生动注解。牢记48字职责使命,与时俱进,不忘初心,我们的作品就不会辜负读者,不会辜负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