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昆明3月3日电 (记者徐元锋)农业总产值连续跨越两千和三千亿元台阶;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增产;产值过百亿元的产业达4个;畜牧业综合产值过两千亿元;淡水养殖产量居西部第三;水果和蔬菜出口额超过烟草;农业龙头企业净利润近两千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5年高于城镇居民收入——这一串靓丽的指标,是云南农业的“十二五”成绩单。记者近日在云南省农业工作会议上获悉,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十二五”成绩喜人,目前正进入“十三五”发展的“快车道”。 据悉,云南农业经济总量“十二五”较之“十一五”末翻了一番,增长速度既高于同期全国农业农村经济平均增速,也高于全省经济发展平均增速。“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的高原特色农业得到国内外认同,美化了云南形象。省农业厅厅长张玉明在总结“十二五”时说:“最大的成绩是开辟了一条自主发展的道路,包括探索了先进适用的发展模式,形成了诸多宝贵经验,建立了更加完善的体制机制,打造了一批基础坚实的产业。” 数据“飘红”的背后,让人对云南农业有许多意想不到。如“云岭牛”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第4个、南方第1个自主培育的肉牛品种。另外,“十二五”末云南省农业系统中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达29654人,是“十一五”末的2.3倍,其中2014年全省农业推广研究员评审数量达114人,高居全国第一。 张玉明介绍,对这些成绩的取得,云南农业人遇到的困难超出预期、付出的努力十分艰辛。“十二五”期间,云南干旱、地震等重大天灾频发,农业面临“成本地板提升”和“价格天花板”见顶的双重压力。与此同时,农业还向城市转移农村劳动力315万人,“386199部队”成了许多地方农业生产的主力军,而优质良田不断减少的趋势也明显。 “十三五”期间,云南将加快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着力打造万亿大农业和千亿主导产业,将培育一万个以上农业“小巨人”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