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行业的“爆雷潮”并未形成系统性风险,但其杀伤力所波及的范围已越来越大,京东、斐讯、小米等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被牵涉其中。近日,刚登陆资本市场不久的小米更是因导流的P2P平台接连“爆雷”而深陷信誉危机。 倚仗累积起来的大规模流量,互联网公司做起了“导流生意”,P2P平台成为其一大客户源。然而,当经小米导流而踩雷的“米粉”高喊着“让小米负责、让小米付出代价”时,对那些正在为P2P平台导流或正要迈出导流步伐的互联网公司能否带来足够的震慑呢? 小米该不该担责 关键看角色定位 随着秋田财富、2025、米袋子、小诸葛、靓钱宝、人爱、小灰熊、管家、捷麦等P2P平台接连“爆雷”,经小米线上平台导流而投资这些P2P平台的“米粉”开始找上小米,问责小米并想要小米负责。而理由则很简单——“就是因为小米推荐我才买的”。 从目前小米方面的回应来看,这样的理由显然不足以说动小米。从小灰熊金服“爆雷”而引发“米粉”对小米质疑的声音出现开始,小米曾一度保持沉默。而随着事态的持续发酵,小米终于在7月24日有了回应,称目前正全面清查金融类的应用,同时,还表示应用商店已决定不再收录新增的P2P理财类应用,并保留所有P2P产品APP的开发者联系信息和营业执照副本信息,当用户需要时提供必要的支持,及配合公安机关工商执法所需。 小米的回应简言之就是两点:一是强调自己广告业务的合法合规;二是表明出于道义愿意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帮助用户维权。然而,这样的回应显然无法平复“米粉”的激动情绪。 那么,小米究竟该不该为经小米导流投资P2P而踩雷的“米粉”负责呢?又该负怎样的责呢? 《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互联网业内人士,他们的普遍共识是,负不负责或负什么责,关键要看小米在该事件中的角色定位。 小米对自己在此次事件中的定位很明确,在回复《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众所周知,我们仅仅是P2P平台的广告发布商,我们尽到了严格审查(的责任),推广的也是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产品。小米的广告业务经营合法合规,合作模式是纯广告,不是小米与其的战略合作,更没有参与P2P分成。” “仅是广告发布商”、“纯广告合作模式”,这样的自我界定能得到大家认同吗? “如果我只是在小米的平台上看到某家P2P的广告,然后自己去找那家P2P平台进行投资,那么我认小米是纯广告发布商。但实际情况却不是如此,‘米粉’是通过小米手机的‘小米运动’APP和小米VIP任务系统来完成P2P平台APP的下载、注册,而且在‘米粉’投资一定额度资金后还能获得小米手机、小米电视等小米产品的奖励。”因投资小米推荐的P2P平台而损失了8万元的邵力明(化名)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质疑称,“这样的导流获客方式,可以用简单一句‘纯广告合作’来甩锅吗?”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亿达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毅智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的金融机构基本都是持牌经营,但P2P目前是特例,因此如何进行推广、导流都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如果从《广告法》角度出发,那么对小米最关键的要求就是是否尽到了审核义务,而这需要相关部门介入调查才能得知。不过说实话,就P2P行业发展情况来看,即使手续齐全,也难以鉴别其是否合法合规。” “但如果小米在与P2P平台的合作中并非只是纯粹的广告发布商,而是被界定为中介投顾服务或提供通道服务等类金融业务模式,那么小米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参照的就不仅仅是《广告法》,更多地要按照金融监管办法来。”董毅智进而指出。 美图为何迎“危”而上 广告收益诱人 无法定论,自然会有更多非议。而就在小米仍在经受舆论的口诛笔伐压力之时,美图秀秀还是毅然上线了给P2P平台导流的功能。在P2P行业大雷小雷不断爆发的情势下,不得不说美图秀秀实在“勇气可嘉”。 近日,美图秀秀个人主页出现了钱包一栏,用户可以申请借钱服务。《国际金融报》记者尝试点击美图秀秀借款的广告一栏,然后就跳转出通过“美图账号”授权登录“快牛金科”的页面。而登录后,即出现“美图用户专享借钱平台,最高可借额度50000元”、“通过率90%以上,快至2分钟审核,日息0.05%起”的广告词。 而能鼓起如此大勇气的动力自然就是“利益诱惑”。2016年12月15日,美图公司(港股01357)在港股上市,截至2016年6月底,美图累计亏损63亿元,扣除优先股的累计公允价值亏损和股权激励,累计亏损调整为11亿元。2017年美图还是处于亏损状态,经调整净亏损净额为4595万元。 因为刚刚才上线P2P平台导流功能,这究竟能为美图带来多大的收益还是未知数。然而,看看小米的收入和利润状况,或许就不难理解美图秀秀的勇气。 根据小米的招股说明书,小米的主营业务主要分为三大块,智能手机、IoT和生活消费产品、互联网服务。在这其中,“广告推广”又是互联网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小米整体营收1146亿元,其中智能手机占比70%、loT与生活消费产品占比20%、互联网服务仅占9%。尽管互联网服务的收入占比并不大,但是其利润率之高却是其他两大板块所不及的。从毛利看,互联网服务的毛利率远远高于其他业务。2017年这一数字为60.2%,与智能手机的8.8%和IoT生活消费产品的8.3%相比均有很大优势。而其中的广告毛利率更是高达83.54%。 除了高毛利率,小米广告收入的增速更是诱人。2015年至2017年,小米的广告收入分别高达18.21亿元、38.38亿元以及56.1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30%。2018年第一季度,小米的广告收入更是破天荒地达到18.74亿元,超过了2015年全年广告收入的总和。这其中,有多少的广告收入来自其与P2P平台的合作无法从公开信息得知,但是近些年P2P公司在营销以及获客方面的大手笔是绝对令大家印象深刻的。 而现在小米已下线了所有关于P2P的广告,这将给小米的收入带来多大的影响?对此问题,小米方面并未正面答复《国际金融报》记者的采访。其实,如今小米不仅面临着下线P2P推广广告带来的损失,失去大批“米粉”的信任很可能给其带来更严重的损失。 在6月7日小米提交给监管机构的公开发行存托凭证招股说明书中,该公司关于“米粉”规模有这样的表述:2018年3月,MIUI月活跃用户约1.9亿 ,在上述活跃MIUI用户中,存在着一群被称为“米粉”的热心用户,他们忠诚于小米品牌,积极参与小米平台,并积极为公司的产品研发提供建议。截至2018年3月31日,拥有5个以上小米互联产品(不包括智能手机及笔记本电脑)的“米粉”数量超过140万。 (责任编辑:马先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