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工商总局今日发布了十二五期间我国企业发展情况报告,截至2015年12月底,全国实有企业2185.82万户(含分支机构),较2010年底共增长了92.3%,年均增速14.0%,比“十一五”高出6.9个百分点。实有企业注册资本总额168.33万亿元,较2010年底共增长了182.4%,年均增速23.1%,比“十一五”高出7.6个百分点。 房地产业和制造业仍是支柱,科技、文体业潜力巨大 从行业分析,目前全国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建筑业企业注册资本占比较大、年均增速较快,属于优势行业,发展优势明显。 房地产业和制造业占比较高,年均增速较低,但仍位于支柱象限,支柱作用明显。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为代表的新兴行业,占比较低,年均增速分别为35.1%、34.6%,处于较高水平,位于潜力象限,发展潜力大。 值得注意的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虽然在潜力象限中增速略低,但随着近年来特别是2015年以来“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信息技术行业取得飞速发展,截至2015年年底,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数量达到89.47万户,同比增长33.2%,注册资本同比增速达到63.6%,拥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4成服务企业属于现代服务业 “十二五”时期,我国服务业产业现代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技术密集程度进一步加深。至2015年底,我国现代服务业企业数量为656.10万户,年均增长18.4%,在服务业中占比达40.1%,较2010年占比高出4.5个百分点。高技术服务业企业205.97万户,年均增长20.5%,在服务业中占比达12.60%,较2010年占比高出2.4个百分点。 现代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总量增长相对较慢,但新设企业规模在不断提高,至2015年12月底,现代制造业企业38.01万户,年均增长6.1%,户均注册资本由2010年底的1234.91万元扩大到2015年底的1494.27万元。 高技术制造业企业14.85万户,年均增长7.1%,户均注册资本由1437.22万元扩大到1596.75万元。 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数量由2010年底的504.79万户增长到2015年年底的1114.30万户,年均增长17.2%,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增长对于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十二五”后半期政策给力,企业投资活跃度高 “十二五”时期,全国企业数量和注册资本年均投资活跃度[2]分别为17.4%和12.2%,相比“十一五”时期(2006年-2010年)分别高出3.1个百分点和2.2个百分点,表明“十二五”时期我国企业投资活跃程度高于“十一五”时期,社会投资意愿总体较为积极。 企业的投资意愿并非一直高涨。从各年度投资活跃度来看,“十二五”初期,受国际金融危机后续影响以及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社会投资意愿下滑,特别是2012年企业数量和注册资本投资活跃度分别为14.3%和7.9%,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1.7个百分点和2.7个百分点,呈现双降趋势。 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十二五”后半期,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中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定宏观政策,创新宏观调控方式,经济形势趋稳,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2013年企业数量和注册资本投资活跃度开始回升,特别是2014年政府加大改革力度,简政放权,全面实施商事制度改革,2014年企业数量和注册资本投资活跃度升至20.1%和15.4%,较上年同期高出3.7个百分点和5.5个百分点。2015年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但随着各项改革措施的进一步深化,社会投资活跃度仍处于较高水平,维持在20.3%和17.2%的水平,较2014年微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