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3月10日电 题:中国2月经济数据“接力”传递积极信号 新华社记者陈爱平 许晓青 刘欢 时隔一年半后,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涨幅首次突破2%。而在2月份CPI同比、环比涨幅明显扩大的同时,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降幅明显收窄。中国宏观经济数据正延续开年以来的“暖色”,传递出积极信号。 中国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CPI同比上涨2.3%、环比上涨1.6%。CPI的同比环比涨幅连续4个月回升。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分析,寒潮天气和春节因素的双重影响,推高了食品价格。2月中旬全国大部分地区遭遇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影响了鲜菜的生产和运输,致使鲜菜价格环比上涨29.9%,创2008年3月以来月度最高涨幅;同时,春节期间鲜活食品需求增加,价格上涨明显。 “春节效应”对物价的影响还在于,春运期间交通和旅游价格上涨较多;春节期间外来务工人员返乡,部分服务行业用工紧缺,价格水涨船高。例如,长途汽车和旅行社收费价格环比分别上涨4.3%和3.1%;车辆修理与保养、理发、家政服务价格环比分别上涨6.9%、5.7%和3.6%。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殷醒民指出,通常春节和寒冷天气的叠加影响对每年1、2月份物价的季节性推升都非常显著。也就是说,2月份CPI的“大跳”并不代表全年趋势。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这一目标与去年目标相同,而去年实际涨幅是1.4%。专家认为,今年存在一些新涨价因素,但需求偏弱决定了物价不具备大幅反弹的基础。 大宗商品数据商生意社总编刘心田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低位震荡。由于全球经济低迷带来的“输入性因素”使得非食品价格缺乏上涨动力,特别是燃油及石油制品及相关产品价格仍有可能出现负增长。这也是拖累CPI明显上行的因素之一。 随着3月份天气转暖,各地蔬菜产量增加,在多数地区,鲜菜价格在3月初已呈现回落态势。 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PPI环比下降0.3%,同比下降4.9%,环比与同比降幅均继续收窄。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分析,PPI数据显示,中国宏观调控的效果正在逐渐显现。今年1月,国内信贷集中投放支持实体经济增长,部分周期性行业景气度回暖。 “数据向好,将给市场带来更多信心。”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陈宪分析,CPI温和上行、PPI降幅缩小,意味着中国工业领域的通缩压力正在减缓,这给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带来生产信心。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随着国家支持实体经济增长和提质增效等政策措施的实施,企业信心有所增强,2月份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7.9%,升至较高景气区间,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除了工业领域,民生消费领域的诸多利好也在不断释放。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物价水平总体温和,意味着居民购买力水平的提升。境内外旅游、医疗卫生、特色餐饮、高品质消费品等相关需求的强劲增长,正为中国的供给侧改革提供来自需求侧的“强大支撑”。 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钱军说,当前中国经济数据接续了开年以来的“暖色”,也为中国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留下了充足的空间。 中国人民银行于3月1日起普遍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这一次降准有助于平抑货币市场波动、促进利率水平回落,并能促进银行增加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并通过提高货币乘数保持货币供应平稳增长,为稳增长进一步提供良好的货币环境。 澳新银行资深经济师杨宇霆预计,由于中国CPI总体温和,中国人民银行或将采取诸如降准、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为实体经济注入更多的流动性。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2.1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5600亿元,赤字率提高到3%。适度扩大财政赤字,主要用于减税降费,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专家表示,积极的财政政策,尤其是全面实施营改增、取消违规设立的政府性基金、将1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免征范围从小微企业扩大到所有企业和个人等减税降费政策,将推动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去杠杆降成本。 “积极的财政政策、减税降费将推动企业加快转型升级,进入附加值更高的领域。这一时期中国的财政收入可能会降低,但长期来看,随着企业收益水平提升,中国的财政收入与支出将形成更好的循环。”钱军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