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解码过去一年乃至5年,更能读懂中国发展背后的“政治经济学” 从时间的维度看,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有着节点意义:是前一年工作的总结,也是新一年施政的总纲。而在两个五年规划的交接棒之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由此更显特别。 中国的发展,走的是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每一份政府工作报告,都如同在这条路上留下的一个脚印。放入前行的历程中,这些脚印连成了一条既不同于前人、也不同于他人的“中国道路”。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解码过去一年乃至5年,更能读懂中国发展背后的“政治经济学”。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以理念为引领,是中国发展的一个基本经验。3年多励精图治,3年多爬坡过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其中,从“新常态”到“新发展理念”再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凝聚着对经济规律、发展规律的思考,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颇多让人眼前一亮的点,都折射出这样的“理论底色”。 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对应“新常态”的判断;“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对应提高消费品品质的供给侧改革。而新发展理念,更是贯穿始终。扩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优化区域发展格局,治理大气雾霾和水污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织密织牢社会保障安全网……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新发展理念可谓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推进“机器换人”,建设“扶贫医院”,发展“高端出口”……代表委员的热议也显示共识的不断凝聚与扩大。“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回响,就是这些新理念在“十三五”期间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中国发展的政治经济学,一个根本的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的,“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该放给市场和社会的权一定要放足、放到位,该政府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政府工作报告中说,“重任千钧惟担当”。担当,是放下该放的,“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这样的担当,也是管住该管的,完善宏观调控,加快转型升级。更重要的,是激发市场的活力。从全面实施营改增改革,到提高进出口贸易“便利化”水平,都能让市场产生“乘法效应”,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看不见的手”更有效,“看得见的手”更有为,才能让“两只手”协同配合,发挥我们的制度优势,掌好中国之舵,扬起发展之帆。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人”也应该处于中心位置。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句话让人印象深刻:“财政收入增长虽放缓,但该给群众办的实事一件也不能少。”这样的表态,让人看到我们的发展是有温度的发展,也必然是得人心的发展。最能体现共产党人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性质的,当属扶贫。“十三五”规划对接第一个百年目标,“不让一个人掉队”才谈得上“全面”,共同走向富裕才叫做“小康”。今年要让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增长43.4%,正体现“念之再三,铭之肺腑”的民生情怀。政府工作报告中,免除贫困家庭学生普通高中学杂费,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扎实的举措,在增加公众“幸福感”“获得感”的同时,也必将激发蕴藏于公众中的强大力量。 说到底,中国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回答的正是“什么是发展”“怎样实现发展”“发展为了什么”这三个根本问题。“奋斗才能赢得未来”,我们有理由期待,在这个开局之年、关键之年,浩荡东风激起春潮涌动,中国发展进步的步伐必将一往无前。 《 人民日报 》( 2016年03月07日 05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