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北京是最让人舒服的,静郁的外表下弥漫着一种开阔感,而这种近似“矛盾”的特征也像极了我们今天的主人公李思思——看似温润如水,却蕴含着举重若轻的力量。与李思思的采访约了在位于北京大兴的星光影视园,当时她正忙着录制新一期的《我要上春晚》,休息间歇我们和她进行了短暂的交流。
从20岁首次触电央视,参加《挑战主持人》,到作为最年轻的春晚主持人,站上万众瞩目的央视春晚的舞台,再到如今成长为央视综艺频道的中坚力量。十年再回首,对李思思来说,是蜕变,亦是坚守…… 未名湖畔的玫瑰,于央视播种梦想 从小到大,李思思习惯遵循着母亲为她选择的道路,然后全力以赴地努力。谈到这,她自嘲这都是“选择恐惧症”在作怪:“选择这件事对我来说太难了,最好让我别无选择。”2005年,李思思以北京大学大一学生的身份参加了央视综艺频道的节目《挑战主持人》,并成为该节目历史上第一位八期女擂主。如此辉煌的战绩似乎已经注定了她与央视不解的缘分。 《挑战主持人》上的精彩表现为李思思搭建了通往央视的“康庄大道”。一切在外界看来是那么地顺理成章,但李思思却向我们透露,由于不是播音主持专业出身,当时的她常常感到紧张和不知所措。回忆起那个初入主持界的自己,李思思笑着说:“那时常常在不该说话的时候说话,该说话的时候又不说话了,特别像个砸场子的,主持技巧也只能这么一场场地慢慢磨练。” 多年在北京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让李思思充分汲取了北大兼容并包的精神,为她的主持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北大带给我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追求和特质,比如在舞台上如何去包容,去融合,在保证节目效果的同时为嘉宾提供更多展示的机会。”提到这,李思思更坦言:“我一直都觉得,主持人这个‘主’,并不意味着我们是主要的,而是要让那些嘉宾、选手有更好的发挥,让节目有更好的效果,这是我们主持人最大的成功。”在不断地洗礼和历练中,这朵盛开在未名湖畔的玫瑰,不知不觉已深植于央视综艺的土壤,并且芳香四溢。
以才情,成就舞台上的从容自若 “挑战无处不在”,这句出自《挑战主持人》的口号似乎奠定了李思思主持之路的基调。无论是《我要上春晚》,还是《中国民歌大会》,抑或是春晚的舞台,李思思不断迎接和应对着各种变化和挑战,凭借着信手拈来的才情,成就了舞台上从容自若的姿态。最初的懵懂早已被打磨成举重若轻的气场和落落大方的自信,而这一切,并不仅仅是因为时光。 与很多名人、明星相比,李思思似乎显得有些“特立独行”——在事业的上升期选择结婚生子,在闪耀的聚光灯下依旧行事低调,在众人纷纷跨界发展之际仍坚守初心……而对李思思来说,她只不过是在每个人生阶段做了该做的事,不慌不忙,顺势而为。问及家庭观和婚姻观,一向甚少面对公众聊及家庭生活的李思思这样说道:“我认为生活和工作就是可以割裂开的,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至于婚姻,当你遇到那个对的人,好像一切标准都不重要了。” 最近,李思思写了一本名为《有点意思》的书,当作送给自己30岁的生日礼物。对于书名,李思思解释:“如果你对生活只是意思意思,它可能就变得很没意思。如果你把生活过得很有意思,也许生活也会对你意思意思,当这些意思拼凑在一块可能就变成了我们生活的意义。”如今,已经做了妈妈的李思思不仅对生活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感情似乎也变得更加细腻了,主持到感动之处还会潸然泪下,隐约少了些距离,多了份温情。
“央视综艺给我一种归属感” 有人说李思思的成长路径和央视综艺频道的成长轨迹是吻合的,因为她是在央视综艺蓬勃发展的时候加入进来的,他们互相都见证了彼此的成长和转变。说到这里,李思思不禁感慨:“能够和央视综艺一起成长,我真的很幸运。这种成长的共性让我对央视综艺有一种格外特殊的感情,希望为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因为这是我的家,给了我一种归属感。” 十年,一段不长不短、却饱含意义的时光。十年征程,央视综艺在综艺市场多业态发展的环境中,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作为央视综艺的“老人”,李思思认为:“这些年,无论是从收视,还是从节目的样态、编排上讲,央视综艺变化都很大。我们每一天都在为自己的梦想打拼,当这些梦想汇聚在一起时,就是我们能够实现的、关于央视综艺更加辉煌的梦想。” 很多时候,舞台上的李思思总带给观众一种静谧之感,但隐约中我们能感受到这个温润如玉的女子体内蕴含着倔强的力量,每天都在新的领域开创着属于自己聚光灯下的骄傲。正如她在微博上说的那样:即便生活不曾有人观赏,也要翩然起舞,恣意任性;即便日子并非时刻艳阳高照,也要向着太阳,勇敢前行。小时候曾梦想成为舞蹈家的李思思,正欲用语言“起舞”,在这条缘起央视的成长路上继续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