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娱乐 健康 旅游 时尚 文化 体育 区块链

国际

旗下栏目: 广东 国内 国际 时局 理论

涨工资这事开会吵比网上吵要好

来源:国际在线 作者:国际在线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3-11

  每年两会时财政部长总会成为舆论焦点,今年也一样,他的两个观点像给舆论场扔了两枚炸弹——一是谈到劳动合同法时称,工资过快上涨损害劳动者利益。另一个是回应提高个税起征点时说,简单提高个税起征点是不公平的。很多网友不解——涨工资多好的事啊,怎么反而损害劳动者利益呢?提高个税起征点减轻了中产者负担,藏富于民,怎么就不公平了?

  其实,超越某一方利益理性地看,财政部长的观点并没有问题。比如他说“工资过快上涨损害劳动者利益”,并不是孤立的一句话,而是有着严密的逻辑论证:薪酬过快上涨可能造成企业成本上升,使企业外迁其他国家,减少劳动就业机会,损害的还是劳动者利益——所以,长期以来学界业界对“涨工资”都有很大争议。涨工资涉及企业、劳动者等多方利益,政府不能只满足一方利益,而必须进行平衡。站在普通人角度直观地看,涨工资好像是大好事,可现实远比想象复杂得多,长远地、动态地、整体地看,可能就是坏事。

  同样,提高个税起征点问题也是如此。这个诉求仅代表了某一方网络活跃群体的利益,换个群体、换个角度看,也许就不一样了。

  当然,这些问题都是“可争论”的,站在不同利益立场,会得出不同结论,政策就是利益平衡的产物。两会是参政议政平台,也是一个利益博弈平台,不同利益群体的代表来争取本群体的利益,从而影响决策者,让本群体的利益声音融入决策中。或者说,两会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来“吵”的,没有争鸣就没有共鸣,没有辩论就没有能平息争论的结论。

  遗憾的是,很少在两会场景中看到这种争论和交锋,而只看到网上吵得一塌糊涂。博弈的战场不是发生在制度化的两会上,而是发生在网络上。往往是某个代表委员或政府官员发表了某一个观点,一些网友围上去就吐槽,种种非理性声音占据上风,最后除了满网的口水,什么有价值的观点都没留下。这种场景与理性的讨论没有关系,这种口水之争毫无营养和成果,只会滋长戾气和对立感,让本就复杂的事变得更复杂。

  涨工资这种事儿每个人都关心,开会“吵”要比网上吵好很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有各方的利益代表,有工人代表、农民代表、农民工代表、企业家代表……各抒己见,都把各自的利益摆到台面上来,在制度化的框架中进行讨论。这种讨论才是建设性的,不是情绪宣泄,不是比拼道德优越感,而要亮出观点;不仅要亮出观点,还要给出充分的论据进行论证;不是某方一边倒的声音,而是各种声音的争鸣;不是谁输谁赢,而是利益平衡中的多赢;不是在骂战中导致撕裂,而是在遵守规则下的和而不同。这种会上的讨论才是专业、理性和建设性的。

  会上多点儿积极交锋,公众会产生“有人在替我们争利益”的利益在场感,网上的吵闹可能就会少一些。(曹林)

责任编辑:国际在线
  新尧网所有发布文章由用户提供,与本网无关。发布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益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xinyao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