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 题:凝心聚力 共享齐飞——全球视野下的中国经济新境界 新华社记者樊宇 “与短期数据波动相比,我更关注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调整,包括如何促进消费,鼓励技术创新,推进绿色产业,消除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在阿根廷学者古斯塔沃·吉拉多眼中,一年一度的两会是观察中国经济演进的窗口,今年他关注更多的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改革大势。 当前,世界经济仍处于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中国经济则处在动力转换、结构转变的关键节点。两会期间,中国发出的讯息展现底气和干劲,令世界振奋。 新思维凝聚新动能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蕴含不少新意:经济增速首设区间,更具灵活性和科学性;外贸未设定具体目标,倡导提质增效;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以上,坚持节能减排和产业优化;财政和货币政策更趋精细,力求服务于实体经济。 《华尔街日报》评论说,在正进行结构性改革且全球经济疲软之际,中国政府下调增速目标符合预期。 《经济学人》杂志认为,中国政府控制投资增速,同时把财政政策着力点放在减税上,这符合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整体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工作报告中还增加了“全员劳动生产率”“科技进步贡献率”“空气质量”等指标,中国向更优质和更可持续发展迈进的路径更为清晰。 如何在稳增长、调结构和促改革三者间找到平衡,中国给出了答案: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 中国经济在挑战中成长,成效有目共睹。2015年,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升到50.5%,首次占据“半壁江山”;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4%,已取代投资和出口成为经济增长第一动力;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快于一般工业。 在伊利诺伊理工大学斯图尔特商学院经济学教授哈伊里·图尔克看来,服务业的崛起是中国经济结构性变化的一个“强有力”标志。 美国财政部负责国际事务的副部长内森·希茨也看到了中国“新经济”蓬勃兴起的力量。他说,过去3年来,中国服务业增速一直快于工业;在整体投资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服务业和消费相关行业的投资仍保持了强劲增长;家庭和政府消费为去年经济增长贡献了近三分之二;零售消费保持10%以上的增长,同时中国还成为世界最大汽车市场。 “未来一至两年是中国稳定经济、刺激增长的关键,中国将迎来重要的‘机会窗口’,”安永新兴市场和全球政府及公共部门合伙人罗恩·马利克道出了他的期待。 美国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认为,只要中国政府全力推动经济向服务业和内需的转型,并且加强改革力度,中国能够实现未来5年经济年均增长6.5%的目标。 新机遇创造新贡献 读懂中国经济才能把握住中国机遇。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道格拉斯·雷迪克和外交学会学者迈克尔·莱维等日前联合撰写报告指出,有一件事越来越肯定:中国经济不再是他国政策选择外溢影响的被动接受者,其自身的政策也日渐具有国际影响。 事实上,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中涌现的新元素催生了不少企业的对华主打产品,这是他们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增速放缓之际依然看好中国市场的原因。 哈伊里·图尔克认为,中国消费者创造了巨大需求,这将降低中国同许多发达国家的贸易顺差,也将导致更多高端外商投资中国。在世界经济低迷之时,中国市场的作用将更加凸显。 新常态下,中国资本出海势不可挡,在全球投资低迷之时带来“及时雨”。古斯塔沃说,中国资本的对外输出对阿根廷这样急需外国投资的国家而言非常重要。 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同时,更为开放的中国也让国外企业“走进来”更加顺畅。泰国正大管理学院中国东盟研究中心主任汤之敏说,试行投资负面清单后外资可以进入新的领域;金融市场开放,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外资机构可以提供更多的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外资可以在如机器人、新能源和环境保护产业,以及“互联网+”新商业模式中寻找更多机会。 新常态下,中国依托“一带一路”、亚投行等倡议,把中国机遇和世界机遇有机结合,推动各国产能、资本、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全面合作。不仅如此,为促进更加可持续和环境友好型增长,中国任G20主席国后推动建立了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致力于通过绿色金融提高全球金融机构的绿色化程度和资本市场向绿色产业配置资源的能力,这是中国倡导的绿色机遇。 新观察带来新期待 开年以来,国际舆论中不乏对中国经济的怀疑和唱衰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舆情渐趋理性。海外观察人士对中国经济的关注从简单的GDP增速,逐步向增长结构、动力以及长远发展趋势转变,也更多意识到世界经济正深度融合,处于多层次复杂的互动之中,唯有合作才能找到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美国前财长保尔森说:“中国经济体量之大、面对问题范围之广,意味着中国的任何变化都会在市场上被放大。所以,市场对中国的情况极为敏感,我们对此不应感到意外。”长期而言,中国需要找到新的、更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点。事实上,这些结构性调整正是中国政府改革议程的核心。 法国信用保险巨头科法斯集团经济学家沙尔利·卡蕾认为,对于中国经济应当全面认识,挑战与机遇并存才是中国经济的真相。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中国经济增长重量更要重质。管控有方的中国经济模式平衡将对全球增长有益,并且可能降低尾部风险。国际社会应当支持中国经济改革的努力。 就业“稳”,中国经济大的基本面就能“稳”。中国经济这方面的特质也被越来越多提及。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杜大伟观察说,中国需要从投资占重要比重的增长模式转向以更加可持续的增长为基础的模式,进一步专注于供给侧的创新和需求侧的消费。“这种调整正在进行。这是一个可喜的消息”。GDP增速与就业增长之间并非简单的关系,尽管中国增速放缓,但就业依然强劲,不断壮大的服务业劳动密集程度比制造业更高。 中国经济正走上更加可持续和稳定的发展道路,这将令全世界受益。(参与记者:李颖、叶书宏、赵燕燕、黄继汇、徐静、高攀、韩冰) 点击查看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