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App的社交梦不能是用户的噩梦 这几年,不少互联网企业都想给自己的工具类产品增添些社交功能。它们为此也迈了挺大的步子。最近一家这么干的企业是大众点评。 7月9日有媒体刊文称,大众点评在用户使用微信等社交平台账号授权登录后,会把用户在酒店餐厅的签到、关注、点赞或地址信息分享给社交平台好友,而且难以取消。它还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将不同平台的好友关系“移植”,让微信好友在大众点评也成为互相关注的好友。 吃饭开房的行踪,一不小心就“公示”给朋友。这一波操作着实令人不安。 像个笨拙的孩子一样毛毛躁躁地把手伸向社交领域的互联网企业不止这么一家。单看最近,出行类App航旅纵横在6月上线了一项“虚拟客舱”功能,在用户未主动开启功能的情况下,将含有乘客飞行地点、频率和其他隐私信息的个人主页,向同机其他用户开放,彼此间还能私聊和打标签。 除了隐私被泄露,用户也对可能的安全隐患表示了担忧。毕竟近期发生的“空姐顺风车遇害案”中,未经有效监管的“打标签”等社交行为已经被证明具有风险。顺风车司机留下的“美女颜值爆表”“声音甜美”等公开评价,可能是其他司机乐于接单的热情来源,也可能是不轨者被激起歹念的肇因。 互联网企业乐于为自家产品赋予社交属性自然是出于商业考虑。日常活跃度不高一直是工具类应用的痛点。如何激发更高的使用频率,形成用户热情和黏性,不轻易被竞品取代是各家公司绞尽脑汁思考的问题——至少到目前,“社交”看起来是有前途的解决途径。 令人担忧的是,高速赛道上众多玩家为了追求速度,姿态过于难看了。 一项去年下半年的调研认为,使用安卓系统的手机上,至少9%的应用存在越界获取用户隐私权限的现象。曾有机构测评国内100款常用App,发现尽到告知义务的仅占1成,点击注册即表示同意企业隐私政策的App却足足有47款——换句话说,大约有一半的产品,用户不让渡部分隐私权就根本使用不了,暗中逼着用户做出抉择。它们展示出来的条款,大部分也都晦涩冗长、笼统模糊。 开辟社交功能功能,在很多企业那里,可能也只是个“试错”的过程:快速试水,市场接受就发扬光大,不接受就迅速调整,横竖没有太大损失。像大众点评和航旅纵横,被质疑后就火速推出整改措施,将原本跨大的步子往回收一步。这种野蛮生长的路子在数年前是不少企业发展的法门。只是,一次次事后道歉整改,是否过于轻率了? 这尚且是我们能明确看到的隐私权被侵犯的案例。如果不是少数人站出来维权,我们可能不会发现“手机百度”等App未告知用户,就能轻易获取“监听电话、定位、读取短彩信、读取联系人、修改系统设置”等权限;也不会意识到360旗下监控器记录的诸多画面,都在通过自家的“水滴直播”向大众实时展示。 按照涉事公司的解释,这些行为都是“情有可原”,没有恶意的。可每一条泄露的隐私确实增加了我们的风险,也可能干扰我们的生活。至少,很多拿走用户隐私的公司没有保护好它们的决心和能力——从目前的电信诈骗案件看,互联网平台已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重要渠道。 过度出让隐私权以换取服务,可能会让我们的一切被掌握,最终成为被控制、摆布的对象。今年来屡屡曝出的“大数据杀熟”似乎也给这一黑暗寓言增添了一丝可信度。 有一个必须提出的问题:如果互联网企业获取我们的隐私,本质上是为了逐利,而并非单纯“让用户生活更美好”,我们如何保证它们不会越界,又怎能给它们予取予求的权力? 唯一能充当有效阀门的,似乎只有政府监管力量。毕竟在利益和责任面前,不能完全指望企业自律,而用户,正像某位“互联网大佬”说的,对隐私“也相对来说没那么敏感”。 这两年,阀门确实有收紧的趋势——2017年施行的《网络安全法》规定了网络运营者收集个人信息应当合法、正当、必要;今年5月的《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更明确了权责一致、选择同意、最少够用等关键性技术原则。这种趋势下,大踏步踩着用户隐私、小跑着奔向社交之路的企业也应该长点心了:尊重用户的隐私,其实也是对企业自身负责。毕竟试错成本已经不同往日——可能是人命,也可能是企业的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