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那些年,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 大年初一的新闻怎样才能出彩?作为有着58年历史的《北京晚报》,要避免“年年岁岁花香似”的选题困境,着实需要动一番脑筋。 2016年春节当天,《北京晚报》编发了《那些年,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以《特别报道》标题,作为主打文章,二、三通版介绍了1958年创刊后到1966年停刊以前该报大年初二(这期间该报每年在大年初二发行)的头版内容,并配有微信二维码延伸阅读,设计精巧,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人意料之外,令人眼前一亮。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昨天的新闻就是过去的历史。当把《北京晚报》历年大年初一的头版文章摆放到一起时,变化才显得历历在目,对比中才看出北京,乃至共和国的发展史。文章开头直接点题,写道:它(《北京晚报》)随着一代代的晚报读者,融入进每个北京人的家庭,也记录了我们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相信,读者也和笔者一样,在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新春之际,在最适于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之际,乐于追寻作者的笔触,浏览这些“旧”版面,领略这些“新”变化。 该文写法上的前后照应也令人称道。文章不仅简单介绍了《北京晚报》历年大年初一的报道内容,还把事件放到历史长河中进行观照和交代,让人不仅回顾当时的历史,还了解了事件后来的发展。如在介绍1959年2月9日春节报道时,不仅简述了“当天与北京有关的新闻,首当其冲是节假日加班的人们,天安门广场正在紧张施工中”,而且介绍了“当时劳模中的典型代表张百发,后来成为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再如,在介绍1965年春节报道时,报道除了介绍送胶片往返于电影院的“跑片子”的工作人员等社会服务行业员工外,还交代了“2007年后,随着电影拷贝和数字设备的普及,‘跑片子’这个职业才消失了”。 在读图时代,图片因为丰富的信息量和直观视觉效果而成为重要的版面语言,《那些年,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的图片,既是配图,又是新闻重要元素。这些图片因其年代从久远到近前,而更有意味。第一张图片为1959年2月9日的春节报道版面图,图中,《北京晚报》通版使用繁体字,报名居中,刊发大小新闻20余条,报名套红,正文则黑白印刷。至1988年2月17日,版面已经改用简体字,报名开始居左,开始在报名右侧留有报眼位置,不过编辑思想仍然以文字为主,文章标题小,条数多,几乎没有配图。经过1995年1月31日图文并茂的过渡,至2008年2月7日,该报开始使用大图片、大标题,全彩印刷,风格已经和今天我们读到的该报类似了。至2013年2月10日时,《北京晚报》的头版风格已经和读者今天读到的该报别无二致。浏览这些图片,读者可以一边回顾我们的发展史,一边体味《北京晚报》本身的变化,引人深思。 令《那些年,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报道锦上添花的,是微信二维码的运用。在该报2版左下角,印有微信二维码,二维码的左边标注:因篇幅所限,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右侧二维码。扫码后,笔者的确看到了比纸版更多的内容和图片。通过阅读,笔者不仅了解了《北京晚报》报名来历等丰富内容,而且凭借电子版特性,可以自由放大纸版中不能放大的《北京晚报》头版新春报道截图,从而细读其中重点文章,十分过瘾。(范占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