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标志地 再启新征程———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重要标志地特别报道】 总指挥:刘海陵 策划:林海利 郭启钊 闫修彦 朱帆 统筹:赵鹏 设计:范英兰 记者 刘云 广州北京路商业步行街 记者 黄巍俊 摄 广州北京路商圈 北京路自古是广州的重要商圈,改革开放之后北京路汇集了广州百货、新大新等一批著名百货商店和时装商场。北京路商圈内的高第街是改革开放初期全国第一个经营服装的个体户集贸市场,诞生了我国最早一批个体户,在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成为全国各地游客来广州的必游之地。1997年北京路改造为商业步行街,至今依然是人流密集的繁华商业集散地,日均人流量约40万人次,节假日更达到60万人次以上,高峰值达百万人。2003年4月,在抗击“非典”的关键时期,胡锦涛同志考察北京路商业步行街,随后在听取广东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时,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强调要坚持 “协调发展” “全面发展”,成为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先声。 威水史 这里诞生中国第一个灯光夜市 北京路自古以来就是广州重要商圈。在这里,诞生了改革开放以来最早的一批个体户。如今,广州越秀区北京路步行街上的昌兴童装依然昌盛不倒。其创始人陈兴昌是改革开放初期广州第一个登记领照的个体户。 高第街许地,为著名的许氏家族的发祥地,是第一大盐商许拜庭故居,也是鲁迅夫人许广平童年生活的地方。1980年10月,改革开放之初的高第街成为全国第一个以经营服装为主的个体户集贸市场。2000多位专业户经营服装、布匹、鞋帽、小百货等日用工业品,以批量销售为主,兼有零售、来料加工、代销等,商品多来自各地手工业者及区街、乡镇企业。品种样式善于根据市场需要而变化,经营方式灵活多样,价格较为低廉,吸引了众多内地来穗的商户、旅游者及港、澳、台和国外游客购物观光,商品销往20多个省、市、自治区,成为广州市窗口之一,被人称为“小南方大厦”。改革开放之初,高第街的年营业额就有近1000万元,上交国家税收500多万元。 1984年5月,全国第一个专业旅游灯光夜市兼“步行街”——西湖路市场在北京路上正式开业,设置档位950个。西湖路的这一尝试一发不可收——北京、上海、武汉、济南、重庆等各大城市纷纷前来“取经”,个体市场、灯光夜市迅速开遍全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西湖路灯光夜市发挥毗邻港澳的优势,一度领先国内时装潮流,甚至被誉为中国时装的“橱窗”。 新征程 A 盘活千年历史,打造无围墙景区 2016年8月22日,一块“国家级4A景区”的牌匾,在万木草堂首次揭开面纱。这也标志着广州市民熟悉的北京路,成为广东省首个无围墙的4A级景区。 2017年9月19日上午,在广州大厦四楼,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组织总干事方贝达博士向广州越秀区颁发了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牌匾。据悉,这是广州市乃至广东省首个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这也是继四川成都市、安徽黄山市之后,全国第三个获此殊荣的区域。 这一切变化与2014年成立的越秀区北京路文化核心区管委会密不可分。为了盘活北京路这条千年商脉,北京路文化核心区管委会全盘统筹建设和管理北京路及其周边区域,促进文商旅融合发展,规划更为长远,协调能力更大。 2017年,根据广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北京路以“纵贯中轴线,穿越两千年”为主题,全面实施广州传统中轴线提升计划,推动北京路文化旅游区商旅文深度融合发展。 如今,北京路文化核心区正走出一条商旅文融合发展的创新变革之路。如今,行走在北京路上,千年古道、铜壶滴漏景观、清代广州城坊示意图模型引人驻足;具有景区特色的智慧导览桩,以及景区智慧导览系统和应急广播系统,大大方便了外来访客。 B 联合互联网巨头,提升逛街体验 近年来,人们消费的习惯已悄然发生变化,互联网颠覆人们的消费习惯已成不争之事实。得旺铺者得天下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昔日占据北京路黄金铺位的“大牌”或收缩或撤场,人们逛街不再是为了选购标准化的商品,而是希望获得更加智能的体验。 2017年3月,“北京路·口碑街”正式揭牌,北京路与支付宝合作打造了全国第一条O2O智能街区。目前“北京路·口碑街”已经集合近千个商户,涵盖北京路、西湖路、惠福东路、禺山路及周边商场商户。点开任意一个商户,消费者不仅可以看到商家信息、地址,还能领取专属优惠。 “我们不仅仅满足于搭建一个消费数据平台,更要以此为基础,建立一个包含商家诚信、口碑和智慧旅游在内的大数据平台。”北京路文化核心区管理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据了解,支付宝将结合口碑街商户消费情况,和消费者基于商户真实消费而产生的评价,按月形成“口碑榜”,真实体现口碑街商户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消费者反馈意见等内容。 集线上智能商圈、节庆运营活动、打造口碑榜等功能于一身的“北京路·口碑街”,增加了北京路文化传播、旅游休闲和商业消费的黏性,更提升了北京路的逛街体验。 亲历者 高第街老居民李汉标: 个体户集聚开挡 引来国内外客商 1979年改革开放之初,昌兴服装(1984年起转做童装生意)的创始人陈兴昌勇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申请了广州第一张个体工商执照。如今,昌兴童装的掌舵者已从陈兴昌传到了其孙陈识多。 1984年5月,西湖灯光夜市开业后,每到下午,北京路旁边的西湖路就自发形成一个港货叫卖市场,个体户卖的衣服火爆得不得了,档口挂一个香港的款式,全国各地的都来买。最开始个体户用竹子搭棚,后来就用钢管,放在附近的民居旁,一到晚上六点钟,从每个巷口推出来。地点以西湖路为主,慢慢地扩展到教育路。个体户基本都是本地人,外地人买了衣服就通过火车发运。仓库都是放在周边的民居,很多个体户也是自己家里做衣服,然后直接拿出来卖。市民赖伟峰告诉记者:“我印象中,就有一个做女装百褶裙的,用一个铁条卷好,然后用熨斗烫一下,出来就是百褶裙。” 李汉标是高第街的老居民,让他记忆最深刻的是高第街出现了全国第一条以经营服装为主的个体户集贸市场。李汉标说:“那时候这条街上什么都有,鞋啊、服装啊、牙刷啊,整条街大概600米都是个体户。”当时在高第街从事经营的基本都是周边的居民,个体户的集聚让这里热闹非凡,很多外来客商来这里采购,甚至外国商人也慕名前来。1993年,广州白马服装批发市场出现后,不少同行陆续转场去火车站开分店,一些高第街的个体户也聚集了过去。 编辑:al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