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娱乐 健康 旅游 时尚 文化 体育 区块链

经济

旗下栏目: 军事 经济 观点 网络 游戏

“外来户”扎根新疆创富记

来源:中国妇女报 作者:中国妇女报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3-12

  20年前,31岁的谭云礼在阿克苏地区实验林场签下了一份枣园承包合同。那时,这个四川汉子没有想到,小小的红枣真的圆了他的致富梦,还让他在新疆扎了根。

  挣钱,是谭云礼当年来新疆打工的唯一目的。1992年,听说在新疆摘棉花能挣到钱,他便从四川达州只身来到祖国西北边陲当了采花工,之后他的爱人也来到新疆,两口子每天摘七八十公斤棉花,一个月才收入三四百块钱。

  20世纪80年代,实验林场大力推广红枣种植,并在80年代末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国各地的承包户相继前来。1995年,听说在阿克苏承包果园可以落户并解决子女就学,谭云礼夫妇就在实验林场承包了12亩8分地,当时正是阿克苏红枣产业的快速发展时期,承包枣园的第一年,谭云礼就收入一万多元,之后十几年,实验林场枣业日益在阿克苏地区和全疆打响了牌子,谭云礼枣园的经营状况也越来越好。

  当地流传着一句话“只要把园子看好了,钱自己就跑到口袋里来”。“为啥阿克苏枣子有名,能经受得起市场的检验?还是和新疆气候和管理水平有关。”谭云礼说,当年很多承包户缺乏种植红枣的经验,林场便每年开设学习班,还邀请专家就枣树修剪、水肥管理等技术问题开展针对性培训。“之后产量是一年上一个台阶,我承包枣园的年总产量从五六吨逐步上升到十几二十吨。”

  经过前几年红枣市场的空前繁荣,这几年红枣价格有所回落,“产量不需要那么高了,我们现在就注重品质,不但要大小均匀,还要绿色有机。”谭云礼说,现在他和林场的农户都施有机肥,基本不用农药,“要用也是生态农药。”

  从打工仔到承包户,从“外来户”到“新疆人”,12亩8分地改变了谭云礼的命运,他对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当年几百块钱都看得起,都来挣这几百块钱,到现在一年十几二十万元的收入,你就想象得到生活水平的变化了。家里面摩托车、小车、电脑啥都有了,车子呀楼房呀,都买得起了。”

  尽管满口乡音未改,但谭云礼已不打算再回四川老家,“娃娃也在这里参加工作了,我们已经在这里扎下了根。”

  和谭云礼一样,把苦日子过甜了的,还有来自甘肃武威的承包户梁丰昌。

  1999年,“因为看到有发展前途”,在阿克苏打工的梁丰昌在红旗坡农场承包了10亩苹果园。现在,他很庆幸当初的选择,并用“飞跃”来形容两地生活的反差。“老家人均就两三分地,一家三口种一亩地能收入多少钱?以前种地一年收入也就七八千、一万块钱,这个地方起码十几万!”。如今,他的6个兄弟姐妹也陆续跟着来到阿克苏承包起果园,“有的承包地多,比我挣得都多。”

  对于梁丰昌等承包户来说,红旗坡农场的吸引力不仅在于“冰糖心”苹果名声在外,种苹果收入有保障,而且农场还能为承包户的风险“兜底”。

  据红旗坡农场生产科科长熊勇介绍,农场已经为承包户和职工全部缴纳了养老、医保等社保金。为应对自然灾害,几年前农场还为农户争取到了国家政策性的农业保险,“每年开春三月份办理,一亩地共需缴纳保费90元,农户只需自付20元,农场、地区、国家分别承担了其余部分。”

  去年因为冰雹打死了正开的花,导致苹果减产,保险公司为梁丰昌的每亩地赔偿了420元。“作为红旗坡农场的承包户很有自豪感。”他说。

  苹果丰收在即,梁丰昌完全不担心销路问题,他说这些年果品质量好,农场宣传力度也在增大,果品价格也上去了,“往年老板都是过来看完苹果再给价格,现在坐在田间地头就能卖完。”

  都说阿克苏的红枣和苹果甜,可更甜的,是谭云礼和梁丰昌两个“外来”新疆人在这里的生活。他们用双手和汗水推动了新疆林果产业的发展,而新疆这片热土也给予了这些勤劳的劳动者最丰厚的回报。(见习记者 张园园)

责任编辑:中国妇女报
  新尧网所有发布文章由用户提供,与本网无关。发布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益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xinyao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