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日正是播种时。时间转至2016年春天,“十三五”的奋进节奏已然开启,一份份厚厚的规划草案经由全国人大审议批准后,便将成为未来五年我国发展的正式蓝图。这粒丰满的种子囊括着方方面面,“两会”期间,我们的记者也穿梭于各个大小会场,听取记录代表委员们的真知灼见。 全面小康背后根源是人的幸福,2015年一句“关键看气质”火遍线上线下,而阅读这份草案后,素质两个字在各处均可被提炼出来,菜刀品质技不如人,仍有数千万人徘徊于贫困线,真实城镇化率不高……这些都是素质不足的具体表现,而幸福感也恰恰来自素质提升。有鉴于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特别推出深读“十三五”规划——关键看素质策划报道,为您解读。 每年1000多万人如何脱贫?厉以宁:加强职业教育是一个方向 ◎每经记者 江然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一向是两会舆论场上媒体的追逐焦点。3月7日,在审议“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的小组审议会间隙,厉老又被媒体围住。 十余年来,扶贫工作早已是厉以宁最为关注的领域之一。86岁高龄的他,依然奔走在扶贫路上。在接受采访时,厉以宁也从依靠特色产业、易地搬迁、教育扶贫等方面作出了解释。 而在3月6日,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就“十三五”规划纲要答记者问时专门提到,去年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时,我国贫困人口达7017万。“当时提出特色产业扶贫3000万,转移就业扶贫1000万,异地搬迁扶贫1000万,还有2000万要社会兜底,这2000万实际上就是需要保障的这些人口,通过这些措施来精准地脱贫。” 统计显示,我国2015年脱贫人数为1442万,因此“十三五”期间需要脱贫人口降为5575万。如何通过这五年做到精准脱贫?也就是中央确定的“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的整体贫困要解决”,也考验着执政者的智慧。 观点1:移民扶贫是好办法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第十三个五年规划(草案)提出了全力实施脱贫攻坚: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和模式,采取超常规措施,加大扶贫力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值得注意的是,草案中脱贫攻坚重点工作,首先就是通过特色产业扶贫。草案指出,重点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种养业和传统手工业、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动和“互联网+”产业扶贫,实施电商扶贫、光伏扶贫、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实现3000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 对此,厉以宁深有体会。“陕西汉中有个县叫洋县,以稀有动物朱鹮闻名。”厉以宁对记者表示,“目前通过当地政府的保护,朱鹮已繁衍到两千多只。”厉以宁讲道,朱鹮有个特点,一辈子就只找一个配偶,因为这个特点,洋县成了吸引游客前往的结婚旅游地。“很多新婚夫妇、金婚银婚的夫妇都在那里。”除此之外,留坝县也同样依靠旅游脱贫。 而对于“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地区,草案提出了以易地搬迁的方式使1000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移民是个好办法。把那些穷困地区、不适合居住地区的人民转移。”厉以宁告诉记者,“通过移民,造成一种新的环境,让迁出原址的人有新的生活,移民的好处在于加快发展。”易地搬迁早有成功案例,“我看到广西百色地区就有一些县,通过移民,自然条件比过去好,让居民安心住下来,再进一步靠自己解决问题。” 观点2:教育扶贫十分重要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厉以宁看来,移民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教育。“希望支持年轻人,经过培训、使他们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好的生活。”他说,“他们也不一定搞农业,可以做工,开小店,有各种专长。” 公开资料显示,贵州毕节是贵州有名的贫困地区,七万多人口,两万多平方公里的面积。每年,厉以宁都会多次前往毕节调研,每一次走不同的线路,考察不同的企业与村庄。 昨日,厉以宁也以贵州毕节为例,再次阐述了教育扶贫的重要性。“此前当地有一所综合性学院改为了贵州综合工业学院,进行职业教育。”他对记者表示,“以前学生很难找工作,但现在和企业合办专业,既为企业输送人才,又解决了就业问题。这样就能帮助年轻人脱贫。”另外一个例子,则是专门建立一个教育园区,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教育,“比如农村缺乏护士。”厉以宁表示,就培养护士,也能起到同样效果。 实际上,草案中也提到要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加强乡村教师培训、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继续实施 “雨露计划”,让未能升学的贫困家庭初高中毕业生都能接受职业教育。 “十三五”城镇化能否打破“胡焕庸线”?陈锡文:现在产业分布比以前更均衡 ◎每经记者 张雯 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公布的城市群区域图,《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在“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下,将打造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培育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发展壮大东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关中平原城市群,形成更多支撑区域发展的增长极。 70年前著名的划分中国集聚人口地缘区分的“胡焕庸线”,会在“十三五”中被打破吗?对“城镇化”的定义及推进,决策层都有哪些考虑?针对上述问题,3月8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 观点1:胡焕庸线现在更均匀 NBD:“胡焕庸线”提出已经70多年,对比“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对城市群的“两横三纵”战略,似乎变化并不大,您是怎么看待的?要知道,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胡焕庸线”是城镇化水平的分割线。这条线的东南各省区市,绝大多数城镇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这条线的西北各省区,绝大多数低于全国水平。 陈锡文:胡焕庸线是胡焕庸在上世纪30年代的时候,画了一条线,从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当时大约93%、94%的人口大量集中在这条线的东南,当时经济总量也都集中在这里,现在我觉得比过去更平衡了一点,人口的分布、产业的分布,到不了这么大的差距,当然我没有具体测算。 某种程度上,胡焕庸线是根据自然地理、历史成因而划出来的,那个时候实际上主要反映的还是上世纪30年代时期工业非常弱小的中国,城市在某种程度而言都是商埠,是商业交流的地方,而不是新兴产业的地方。那时候这条线的以西、以北,没有什么大城市,现在不一样了,产业也不得了。 从那以后,应该说到现在已经过去了70多年,我觉得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都繁荣很多。还有兰州、拉萨,都是过去不能比的繁荣。虽然还没有进行计算,但我感觉,这条“胡焕庸线”已经发生了变化,分布要比胡焕庸在上世纪30年代说的时候更均匀一些了。 原来那条线,94%的人口和经济都在这条线的东南,这条线以上就占不到6%,我觉得现在应该不止了。他划这条线的时候,因为没有工业,所以很多资源对人们而言是没有用的,煤炭、石油、各种矿石,在那个年代,基本没有开采的就没有人就业,而现在我们非常重要的矿产资源、石化资源密集集中在西部,所以很多工业因它而生,也就带动了产业的集聚、城市的产生。 观点2:城镇化话题仍待解 NBD:您怎么看待“十三五”的城镇化规划? 陈锡文:我觉得“城镇化”这个话题,我们还需要再研究,很多问题,要结合国际经验教训、结合自己国情。比如说,“城镇化率”这个概念,从国际比较就非常困难,我们这个城镇化率,这次纲要里面提出的,45%的户籍城镇化率,60%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这个就把人搞糊涂了,这个差了15%,差在哪里呢?按照现在的制度,落不了户的,到一定年限我就给你居住证制度,居住证制度的话,你也得给人家基本公共服务,这就应该没有太本质的区别,那么这个区分到底是为了什么?如果说居住证的含金量不断提高,那么它跟户籍有什么区别?那么所以这两个之间,15%到底差在哪里,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个,我知道很多国家很少用城镇化率这个概念,更多的人是用两个指标,一个是人口的集聚程度,人口的密度在每平方公里范围内达到了多大的密度就可以称之为“非农村地区”,因为这么密的人口他没法种地的,所以他谋生一定不是靠农业了,如果按照这个指标计算,我想我们长三角、珠三角很多经济发达地区实际上跟国外同类指标比都可以算城镇化地区;第二个指标是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能覆盖到的,那城乡基本是一样的,所以你到欧洲国家去,能不能叫“镇”,能不能叫“城”,就看有没有教堂、学校、医院,这些有了就算。 那么,我们到底定的指的是什么?我觉得有些问题还需要很好研究,不要自己努力了半天,最后“指标”达到了,结果跟人家一比,人家说不是这个算法,那你不是白忙活么?而且代价很大,所以从这个角度,我觉得城镇化还是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研发经费提高0.4个百分点意味着什么?陈章良:将来可能会诞生无数个“华为” ◎每经记者 江然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人才是第一竞争力”逐渐成为共识。 3月8日,在审议“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的联组会议上,多位政协委员提出,创新发展作为单独一个篇章写入规划纲要,是本次规划的一大亮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十三五”规划纲要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中的“科技教育”,变为了“创新驱动”。而这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的百分比,则是从“十二五”时期突破的2.1%上升到了2.5%。 “这是一个很大的提升。”全国政协委员、中科协副主席陈章良对记者表示,“2015年,我们研发经费占比破2时已经很不容易。” 而在全国政协委员、清华经管院院长钱颖一看来,除了加大研发力度,释放红利的一个关键要素在于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十三五’规划连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是过去三年中两个最重要的指导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战略性和纲领性文件。”他表示,“关键是落实,就像总理所说,靠人干出来。” 观点1:政府企业都应加大投入 这两天,圆珠笔“一笔之差”的难题,让“搞科技”出生的陈章良很难过,“怎么会这样呢?怎么会呢?”他不停反问。 陈章良的反问正好折射出了我国一方面传统工业很大程度上过剩、一方面高科技产品又不足的“窘境”。 “背后的原因,一个是科技投入不够,科技人员成果产业化也不够。”陈章良说。令他兴奋的是,中央提出了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并且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要占到2.5%。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十二五”收官时,这个数字已经达到2.1%。“这是非常不容易的突破。”陈章良说,“但还不够,像美国这样的研发大国这个数字都在3%以上。”值得注意的是,陈章良认为这种投入“不光只是政府,企业也应该加大力度。”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这样做的优势在于,老板给钱,研发人员应该回报。”陈章良举例道,“比如专利归老板,老板拿去产业化。” 不过,在近来参与关于双创的评估工作后,陈章良也发现了存在的一些“束缚”。“国家应该更大力度鼓励公司加大投入研发,但问题在于大国企的利润要核算,不能随便拿去投入研发,如果每个公司都能像华为一样,在研发上投入巨大,释放出来的力量将是无穷的。” 观点2:评价体系束缚主力队伍 另外一个问题也引起陈章良的思考,“如何让主力队伍,就是‘大院、大所、学’的科技人员更积极参与双创?”陈章良认为,现有的人才评价体系制约着人才红利的释放。“每个年轻人都要成为副教授、副教授要成为教授、教授要成为院士……每个阶段都要发表文章。”他说,“这种评价体系下,成果推广被严重忽略。” 值得注意的是,陈章良提出的人才问题,在十三五规划中得到了高度重视。 “实施创新发展战略作为单独的一个篇章被写入,是这个规划中的亮点。”钱颖一在联组会上说。 记者梳理发现,这一篇章既包含了“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又饱含了“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科技创新,以及“构建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第一次写入了规划。”钱颖一强调。在他看来,创新的各种要素中,最稀缺的既不是市场也不是竞争,而是创新。“经济的竞争最终是创新,”他说,“而创新的竞争最终在人才。” “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加快推进人才发展体制和政策创新,构建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提高人才质量,优化人才结构,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如是提到。 在人才培养方面,专门提到将“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营造有利于人人皆可成才和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对此,钱颖一表示,人才培养的一个共识就是宽松的环境,“人本身是有创造性的,但是被环境压缩了,不利于其发挥创造性,所以首先要改变妨碍人才冒出来的环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注意到,在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此前我国顺利进行的“千人计划”已经扩充为“万人计划”:引进1万名左右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遴选支持1万名左右急需紧缺的国内高层次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