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8日讯(记者 姚进)近年来,农业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周密安排,扎实推进,金融扶贫亮点频出。 对贫困地区的信贷支持力度持续加大。2011年以来,在832个扶贫重点县累计投放贷款12851亿元,截至2015年末,贷款余额达到5907亿元,比2011年初增长了128%。其中,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余额达2104亿元,增长125%;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余额为297亿元,增长175%;农村城镇化贷款余额达490亿元,增长114%。 可持续的金融扶贫模式趋于完善。与各级政府部门密切合作,探索创新了“政府担保公司+农行+贫困农户”的甘肃双联惠农贷、“政府风险补偿金+农行+贫困农户”的内蒙古金融扶贫富民工程贷等多种金融扶贫模式。目前,“银政合作、政府增信、协同扶贫”模式已推广到全国19个省份,累计发放贷款479亿元,支持93万农户发展生产经营。另外,西藏分行以“钻金银铜”贷款卡为信用标识,发放农牧户信用贷款393亿元,覆盖了全区90%以上的农牧户。 差异化的金融扶贫产品和信贷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大对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及原川陕苏区、毕节试验区等革命老区的定向支持力度。制定区域性信贷政策,支持新疆、云南、江西等地林果、油茶等特色农业发展。因地制宜,在甘肃推出了“精准扶贫贷”,在贵州推出了“美丽乡村贷”,在江西、安徽等地推出了“光伏贷”等产品。这些产品和政策受到贫困地区群众欢迎,也符合当地党政推进扶贫开发的工作导向和规划。比如2015年,在赣南苏区发放油茶贷款13.5亿元,支持当地29家企业、9500户农户种植油茶83.4万亩。 贫困地区基础金融服务能力有效提升。截至2015年末,在832个国家扶贫重点县设立惠农金融服务点17万个,布放电子机具24万台,对行政村覆盖率达到72.6%,对具备固话通讯条件的行政村基本覆盖;对于网点和机具尚未覆盖的贫困地区行政村,创新提供汽车银行、马背银行等流动金融服务,为贫困地区农户提供便捷的小额取现、转账、代收代付等金融服务。 金融扶贫工作推进机制不断健全。在总行成立董事长任组长的金融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挂牌设立扶贫开发金融部,各一级分行比照设立工作推进小组,一把手负总责,亲抓亲管。为832个扶贫重点县行匹配指令性信贷计划,加大了费用、固定资产等资源投入,并实施金融扶贫专项考核,考评结果与工资、费用等挂钩。总行和省分行还建立了领导干部挂点指导贫困地区县支行的制度,并在576个贫困村实施了驻村帮扶。 下一步,农业银行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及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精准创新,加大投入,确保贫困地区贷款增速持续高于全行。在产品政策上,下放贫困地区特色产品的创新权限,推动精准扶贫金融产品创新;在基础金融服务上,尽快实现电子机具对贫困地区行政村的基本全覆盖,大力推广移动金融、电商金融、直销银行等服务渠道;在精准帮扶上,对接地方脱贫攻坚规划,逐贫困县制定金融服务方案,并对带动一定规模建档立卡人口增收的客户,执行优惠利率定价;在统计监测上,着手建立电子化的精准扶贫统计台账和统计报表,让金融扶贫更为精准地惠及贫困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