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娱乐 健康 旅游 时尚 文化 体育 区块链

经济

旗下栏目: 军事 经济 观点 网络 游戏

《叶问3》深陷洗钱风波 投资方回应:遭同行打击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证券日报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3-09

《叶问3》深陷洗钱风波

  投资方快鹿集团回应:遭同行打击2014年《证券日报》记者就曾报道,快鹿集团通过P2P平台众筹影视项目涉嫌自融

  投资方快鹿集团回应:遭同行打击

  2014年《证券日报》记者就曾报道,快鹿集团通过P2P平台众筹影视项目涉嫌自融

  ■见习记者 谢若琳 

  站上风口的影视行业,让许多外行资本着实眼红。近日,从《叶问3》票房造假引发出的影视资本背后种种风波,一时间甚嚣尘上。同时,此次从票房作假牵涉到电影证券化、P2P、众筹、甚至洗钱等复杂的金融资本链的不正当交易,也让业内外人士唏嘘,“电影行业真的火了。”

  3月8日,《证券日报》记者独家采访了《叶问3》投资方上海快鹿(投资)集团(以下简称:快鹿集团),面对媒体种种质疑,快鹿集团董事兼新闻发言人胡伟伟表示,目前公司陷入舆论质疑,是同行在幕后捣鬼操纵舆论,栽赃陷害,“同时,我们也在调查这件事情,最近几天就会公布结果,看到底是谁在暗箱操作”。

  《叶问3》涉嫌票房注水

  广电总局表态调查

  截至3月8日记者截稿,《叶问3》上映5天,全国累计票房已经突破了6亿元。可是,这份外表光鲜的票房成绩单,却在电影行业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3月4日,有业内人士揭露《叶问3》存在大量票房注水的情况,主要疑点有三个:其一,在个别中小影院午夜场、早场等冷门时段,该片的上座率爆满;其二,该片总票房收入与座位比例不符,除非在电影票售价200元以上,且场场坐满的情况下,才能解释个别影院的票房收入;其三,多个影厅前两排座位售罄,中间的黄金位置反而空出。

  “太诡异了!”一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评论,“以前还没有这么玩的。此前,《捉妖记》、《太平轮》等片也曾爆出过电影票房注水的情况,但《叶问3》的玩法完全不一样。其实‘买票房’也算行业内的‘潜规则’了,不过以往片方‘买票房’的主要诉求比较直接,就是为了增加曝光率、增加排片,即使是《捉妖记》,当时也仅是为了冲一个票房冠军,很少有资本牵涉进来。但是这一次,片方背景比较复杂,他们并不是单纯的想增加排片,吸引观众,似乎是以一种‘你爱看不看,反正我掏钱砸高票房’的态度,大张旗鼓的‘自己玩’。可能他们的诉求更多的是在票房数量,以及背后资本运作上,而不是电影本身。”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上述现象,广电总局也及时表态跟进。3月6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表示,在全国开展电影市场专项治理工作期间,个别影片、部分影院在某个时间节点上出现了虚假排场及注水票房现象。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个别影片暗指《叶问3》。

  次日,3月7日,广电总局电影局再次发声,向猫眼、微票儿等四家电子商务售票机构下发了《关于请电子商务售票机构提供相关文件的通知》,要求电子商务售票机构提供与《叶问3》各发行方进行票务合作所签署的有关合同。

  此外,据知情人士透露,当日《叶问3》的相关参与方也被广电总局电影局“约谈”。

  背后金主快鹿集团

  或涉嫌违规自融

  在《叶问3》票房风波站在风口浪尖时,其背后的金主——快鹿集团及其下属两家上市公司神开股份和十方控股也浮出水面。

  2月24日,十方控股的官方微信公号发布消息称,公司以1.1亿元购买《叶问3》55%的票房收益权;同日,神开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出资4900万元,设立《叶问3》电影票房收益权投资基金用于投资电影《叶问3》,通过《叶问3》来票房收益分配获取投资利润。由于《叶问3》由母公司快鹿集团参与投资,构成关联交易。

  据知情人士透露,快鹿集团背景十分复杂,业务范围颇广,其中涉及P2P贷款、影视剧制作和房地产等多种行业。

  与此同时,有媒体报道指出,早在《叶问3》上映前,快鹿集团就将票房资产证券化,以票房收益的预期从旗下P2P、众筹平台等渠道从筹集了不少资金,比如,当天财富、当天金融等平台与苏宁、京东等第三方,同时发起了《叶问3》的众筹项目。

  对此,胡伟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快鹿集团与当天金融、当天财富等P2P平台都仅是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并不是一家公司。

  事实上,影视热潮初起时,快鹿集团就与“当天系”有过合作。2014年,“当天贷”以P2P网贷平台模式进军影视行业,号称第一家做文化影视投资的P2P平台。当时,《证券日报》记者曾报道,该平台有三大疑点:一是,上线时间不足1个月,投资人就多达9000余位,完成投资总额1.2亿元,有夸大数据的嫌疑;二是,彼时该平台唯一一个影视标的《千古长城》的认购额度不合常理;三是,该平台担保公司股东均为快鹿集团旗下企业,存在关联交易。

  “由于‘当天贷’涉及种种问题,后来换了个马甲,改名成为现在的‘当天金融’。”一位从事P2P行业多年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换汤不换药,此次在《叶问3》方面,快鹿集团和金融平台的操作显然踩住了红线。按照规定,平台自身严禁为关联方投资者提供担保,也不能为关联公司融资。”

  快鹿回应:

  都是同行惹的祸

  不过,记者仍然困惑,捆绑《叶问》IP,档期也几无对手,快鹿集团为什么要冒着违规风险买票房呢?

  “一直以来,买票房的原因不外乎此,一方面,公司在二级市场上有诉求;一方面,和其他高票房影片一样,快鹿集团也为《叶问3》签署了票房保底协议。”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实际上,神开股份曾公告称,公司为《叶问3》设立的基金,提供最低8%的年化收益,也就是说,无论票房如何,神开股份都稳赚不赔。与此同时,如果《叶问3》票房超过10亿元,公司将获得10%以上的超额收益。

  而据相关媒体报道,为这支基金兜底的,是上海中海投金控。但是,公开资料显示,中海投金控注册资本30亿元,4位自然人股东之一周萌萌,也是快鹿集团对外投资部的总经理。

  对此,胡伟伟坦言,快鹿集团的确为《叶问3》的票房做了保底,具体数字不方便透露,但肯定不是10亿元,“中国电影票房一上亿,很多人就觉得不可能,觉得其中有猫腻。但其实,电影本身就是跟资本无法分家的,无论是中国电影还是美国电影,都是需要资金资助的,我们就是在做这件事情,是非常有意义的。”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在《证券日报》记者采访过程中,胡伟伟多次明确表示,此次《叶问3》票房门是遭到对手打击。“实际上,有同行竞争,有些人在暗箱操作这个事情。而且,从他们整体布局来看,对方非常强大,来势凶猛,有备而来。比如,3月7日,武汉的一家中影旗下的院线发布消息称《叶问3》是‘幽灵票’,但一个小时后,他们就把这个消息删掉了;再如,3月8日,北京一家院线也承认是自己商业考虑才这样做,而不是我们的原因。因为我们是控股上市公司的,所以我们肯定不会做这些违规的事情。同时,我们也开始调查了,最近几天就会公开结果,谁在背后推波助澜,都会浮出水面。”


责任编辑:证券日报
  新尧网所有发布文章由用户提供,与本网无关。发布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益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xinyao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