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阳气生发,人体血液正处于旺盛时期,但此时天气冷暖变化仍较大,中老年人的关节、腰部该如何预防“感冒”?这就需要先从“春捂”说起。 对于气候多变、忽冷忽热、乍暖还寒的早春天气,人们不应过早地脱去棉衣,尤其是抵抗力差的中老年人。 穿衣要“下厚上薄” 人体的下肢血液循环较上身差些,所以应当注重腿脚的保暖,以免受寒。 穿衣做到“三暖二凉” 即注意背暖、肚暖、脚暖和头部、心胸要凉。保持头凉才能使人神清气爽。心胸凉,是指上身穿的衣服不要过于厚重臃肿,以免胸部受压,影响正常的呼吸与心脏功能。 随着气温的回升,不能减衣太快,待气温持续回升后,也要再多捂7天左右,体弱的老人应持续14天为妥当。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 但随着气温渐高,有些老人着急减衣外出运动,稍不留意就会让腰部、关节受凉,进而导致腰酸背痛、手脚乏力麻痹。 从中医角度讲,这是与风、寒、湿相关。从基本原理来讲,是局部缺血,受凉之后更致血气运行不畅,引起复发或加重。 这种症状的主要成因一般分为三大类,分别是,风邪为重、湿邪为重和寒邪为重。 风邪侵体,表现为痛无定处,让人坐立不安;湿邪侵体,主要表现为僵硬,患者感到身体沉重乏力、活动不灵;寒邪侵体,主要表现为痛症,患处容易出现变形。治疗手段主要通过针灸、用药疏通经络、祛风散湿。 腰腿疼痛多是因为平常的疏忽,久而久之形成防御漏洞,才让邪气侵袭。特别是中老年人,本身气血运行就不如青壮年畅顺,更要从预防角度加以留意。比如,洗完澡要擦干身体再穿衣服、特别注意关节部位的保暖,春季气温变化大时不要过多加减衣服等。 感到腰部酸疼时,可以用双手在后腰进行搓揉。在没有发生明显的急性发作疼痛症时,可做一些转动、后压等运动,以行气活血,对抗湿寒天气。 此外,食疗、药疗也是很有效的方式,可直接选择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等功效的成品药酒,鸿茅药酒始创于1739年,有着277年历史传承,精选67位中药大组方,具有祛风除湿,补气通络,舒筋活血的功效,能够治疗风寒湿痹、筋骨疼痛等中老年风湿骨病,是中老年人的养生佳品,每天两口,健康长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