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娱乐 健康 旅游 时尚 文化 体育 区块链

健康要闻

旗下栏目: 健康要闻 名医名院 中医中药 银色产业

美首例寨卡病例通过性传播无治疗良方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北京晨报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2-05
原标题:美首例寨卡病例通过性传播 无治疗良方

  2月1日,在巴西伯南布哥州首府累西腓附近,一名妇女抱着患有小头症的孩子在医院等待检查。新华社发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2日证实,卫生当局确诊首例在美国本土传播的寨卡热病例。患者来自美国南部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县,与一名从寨卡流行地区返回美国的染病者发生性接触后,感染寨卡病毒。

  性接触感染

  达拉斯县卫生与公众服务局当天发表声明说,与患者发生性接触的感染者去过委内瑞拉,但患者本人一直未离开美国。鉴于医疗保密原则及个人隐私考虑,当局不会公开这名患者的具体信息。

  该局局长扎卡里·汤普森说:“这种情况十分罕见,但不乏先例。我们一直没排除这种可能性:寨卡病毒可以经由性传播。”

  寨卡病毒一般通过蚊子叮咬传播,但研究人员发现,这种病毒也可以经过性行为传播。一名科罗拉多州的男子2008年在非洲染上寨卡热,回国后将病毒传染给妻子。此外,研究人员曾在南太平洋塔希提岛一名男子的精液中发现寨卡病毒。

  寨卡病毒最早于1947年在乌干达被发现,症状与登革热相似,包括发热、红疹、头痛、关节痛、肌肉痛以及非化脓性结膜炎等。寨卡并不是一个致命性病毒,大约80%的感染者并无明显症状。

  自2015年起,寨卡病毒在美洲快速蔓延,目前该地区25个国家和地区已报告发现该病毒。与此同时,巴西东北部地区小头症病例激增。2015年下半年至目前,巴西已报告近4200例小头症疑似病例。科学界怀疑,这些病例可能与寨卡病毒流行存在密切关系。

  无治疗良方

  在南美和加勒比地区发现的寨卡病例中,主要传播途径是伊蚊叮咬。伊蚊也是大部分黄热病和登革热病例的罪魁祸首。美联社报道,在美国,这类蚊子主要活跃在南方。虽然美国眼下尚无经由伊蚊叮咬传播的寨卡病例,卫生部门还是呼吁市民做好防护措施预防蚊子叮咬,敦促孕妇考虑推迟赴寨卡病毒流行地区旅行。

  世界卫生组织1日宣布,巴西密集出现的新生儿小头症病例和其他神经系统病变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些病例可能与寨卡病毒流行存在密切关系。这是继甲型H1N1流感、脊髓灰质炎及埃博拉疫情后,世卫组织发布的第四个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世卫组织表示,迄今为止中国尚未报告任何寨卡病毒病例,但如同在世界其他地区一样,有可能出现少数与旅行相关的“输入性”病例。不过,中国冬季气候条件不适合伊蚊活动,疫情在冬季传播的风险很低。

  美国去年共报告30例“输入性”寨卡病例。医学界至今尚无针对寨卡病毒的疫苗和有效治疗手段。

  核辐射“绝育”

  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2日表示,核辐射“绝育”技术或能帮助抗击寨卡病毒,国际原子能机构专家将与巴西官员会晤磋商。

  国际原子能机构专家定于本月16日与巴西官员会面,磋商寨卡疫情及如何具体实施昆虫不育技术。国际原子能机构副总干事阿尔多·马拉瓦西在维也纳告诉媒体记者:“如果巴西放出数量庞大的绝育蚊子,蚊子数量会在几个月后下降。(当然,)这一方法也需要其他方法辅助。”

  昆虫不育技术即通过X射线或伽马射线照射,令雄性昆虫失去繁殖能力。这一手段此前被广泛用于对付果蝇等害虫。

  这类实验室“制造”的蚊子,与雌性蚊子交配的卵将无法孵化。这样一来,不用使用化学物质,也可降低特定地区的蚊子数量,从而抑制寨卡病毒传播。据新华社

  中国应对

  ●诊疗方案

  我国公布首份“寨卡”诊疗方案

  昨天,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首个寨卡病毒诊疗方案。方案指出,带病毒的伊蚊叮咬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诊疗方案指出,寨卡病毒病的潜伏期目前尚不清楚,现有资料显示为3-12天。人感染寨卡病毒后,仅20%出现症状,且症状较轻,主要表现多为中低度发热、斑丘疹,并可伴有非化脓性结膜炎、肌肉和关节痛、全身乏力以及头痛,少数患者可出现腹痛、恶心、腹泻、粘膜溃疡、皮肤瘙痒等。症状持续2-7天缓解,罕见重症与死亡病例。

  小儿感染病例还可出现神经系统、眼部和听力等改变。孕妇感染寨卡病毒可能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甚至胎儿死亡。

  诊疗方案指出,寨卡病毒病通常症状较轻,不需要做出特别处理,以对症治疗为主,酌情服用解热镇痛药。在排除登革热之前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治疗。

  目前尚无疫苗进行预防,最佳预防方式是防止蚊虫叮咬。建议准备妊娠及妊娠期女性谨慎前往寨卡病毒流行地区。(记者 吴婷婷)

  ●口岸防控

  北京启动寨卡病毒口岸防控

   为防止寨卡病毒感染疫情传入北京,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运用“航空器电子申报系统”对来自重点疫情流行区航空器进行重点布控,加强来自疫情流行区人员的检疫查验和症状监测。检验检疫人员提示,出境人员尤其是孕妇,谨慎考虑前往南美洲等重点疫情流行区旅行。

  据悉,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目前已启动了相关技术储备,包括紧急采购寨卡病毒检测试剂;紧急验证寨卡病毒检测方法,从免疫荧光和核酸检测多重手段建立检测方案,完善检测流程;开展检测技术培训,加强现场采样和实验室检测技术演练,强化技术能力等。目前,相关工作已基本到位,可随时开展检测工作。

  工作人员建议,出境人员尤其是孕妇,谨慎考虑前往南美洲等重点疫情流行区旅行。 (记者 邹乐)

  ●疫情预警

  国内或出现“寨卡”输入性病例

  针对最近南美洲和拉丁美洲多国发生的“寨卡热”疫情,昨日,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发表声明,中国大陆尚未报告任何寨卡病毒病例,但有可能出现少数与旅行相关的“输入性”病例。

 

  昨日,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博士表示,据目前所知,寨卡病毒引起的症状往往较轻,包括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结膜炎等。这些症状通常在2-7天后自愈。很多感染了寨卡病毒的人没有任何症状。而有症状的人则可通过普通的止痛或退烧药、休息和大量喝水得到治疗。人们更为关注的是寨卡病毒和小头症新生儿增多之间是否存在关联。

  而迄今为止,中国大陆尚未报告任何寨卡病毒病例,但有可能出现少数与旅行相关的“输入性”病例。城镇若有适合伊蚊繁殖生长的环境,也可能发生寨卡病疫情。在中国,则主要在广东等南方沿海地区。同一种蚊虫还导致该地区季节性登革热传播。然而,当前冬季气候条件不适合伊蚊活动,故疫情在冬季传播的风险较低。

  另外,他也提醒居民在有伊蚊活动的地区,要减少寨卡病毒的传播,关键措施是避免蚊虫叮咬。此外,小桶、花瓶等任何容器,哪怕仅能容纳一点点清水,都应该被倒空、清洗或盖上盖子,防止蚊虫来此繁殖。(记者 徐晶晶)

 
 
 
 
 
责任编辑:北京晨报
  新尧网所有发布文章由用户提供,与本网无关。发布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益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xinyaonews@163.com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