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在我国平均每10个人中就会有一个肾病患者,这个比例还在不断上升。 在我国,慢性肾衰的首位病因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由自身免疫、感染、环境等多种因素造成;其次是高血压、糖尿病造成的肾病,但这两种疾病患者越来越多,预计到2020年,由此造成的代谢性疾病相关肾病将超过慢性肾小球肾炎成为第一位的致病原因,特别是糖尿病肾病,这是尿毒症的高危因素之一。 药物对肾脏造成的危害需要特别小心,现在药物的种类非常多,很多都可能对肝脏和肾脏代谢产生影响,由此引发的肾损害并不少见: 最常见对肾脏造成毒害的是止痛药,比如有些感冒退烧药中含有一些解热镇痛药的成分,就是我们常说的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这类药物是有肾毒性的,特别是发烧的时候水分补充不足,很可能引发急性肾损害;第二个就是抗生素,由于观念的原因,很多人觉得发烧了就要吃消炎药即抗生素,这类药物对肾脏的损伤也是很大的;还有就是造影剂肾病,由于医学发展,做介入治疗的患者也在增加,部分患者对介入用的造影剂过敏或中毒,就可能出现急性肾损伤;还有就是中药,传统观念认为中药没有副作用,但实际上其中的一些成分也可能造成肾损害,比如十年前闹的沸沸扬扬的马兜铃酸肾病,罪魁祸首就是中药中的关木通。 肥胖也会造成肾病,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曾经肾穿过一个200多斤体重的患者,病理证实就是肥胖相关肾小球病,出院时的医嘱就是减肥,他坚持减肥减掉30斤,不仅蛋白尿明显下降,血压也好了,血脂也降了,所以说不能给肾脏太多的负担,避免肾小球过劳死。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就是高尿酸血症,这也是一种新的城市病、流行病。高尿酸血症不仅会引起我们熟知的痛风,更需要注意的是对肾脏的伤害:过多的尿酸需要通过肾脏排泄加大了肾脏负担,可能还会在肾脏中发生沉积、结晶,造成肾损害;吃药治疗痛风,药物也有肝肾毒性;此外高尿酸对心血管系统也会产生影响。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糖尿病,腹型肥胖、高脂血症“狼狈为奸”,我们称之为代谢综合征,协同攻击我们的肾脏。 控制肾病,延缓进展,防止复发。说简单也不简单,需要从饮食、生活习惯、健康教育等多方面进行一体化治疗,为肾脏减负。慢性肾脏病不是一种很可怕的疾病,但也不是能够一蹴而就彻底治愈的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