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之余(上) 小时候,我家住在石鼓路西口,街对面就是一家鸭子店。那时没有塑料盒袋,店家都是准备了新荷叶,将斩好的盐水鸭一层层摆布在荷叶当心,叶边四面翻叠,用一根细麻绳扎成方包,上端留个绳扣,可以用两根手指,悠闲地勾着。到家打开来,面上一层的鸭脯仍排列得整整齐齐。如果只买一个鸭脯,店员懒得打包,便扯一小片荷叶垫着,让你托在手心里。托这鸭子的若是个大孩子,那就很难受得住诱惑,免不得一路偷嘴了。 印象中,当年人们吃盐水鸭的积极性,远没有如今这么高。大约一则人们肚里的油水太少,鸭子再肥,也没有红烧肉迷人;二则经济拮据,不可能常吃。像我们家,一年到头,也就是桂花鸭刚上市时会尝尝新。更多的时候,是母亲让我捧着一只小钢精锅,到街对面的鸭店去打老鸭汤,也就是煮盐水鸭或板鸭时的咸汤,记得二分钱就可以端回一小锅,极便宜。 母亲用这鸭汤煨萝卜,南京的萝卜原本就有名,煨出的萝卜更沾上了鸭肉汤的鲜美,还省了家里的油盐——这可不是母亲的发明,而是当年颇受南京市民欢迎的家常菜。南京籍的现代作家叶灵凤先生远别故乡多年,在《岁暮的乡怀》中还念念不忘地提起:“除了烧鸭之外还有烧鸭汤,那是可以单独向烧鸭店里买得到的,说是烧鸭汤其实是净汤,这是店里煮鸭的副产品。家乡有的是外红里白的萝卜。‘萝卜煨烧鸭汤’是最常吃的一味家常菜。”不过这传统好像已被南京人遗忘了,近几年南京小饭店里大卖“老鸭汤”,汤里的配料,就没见有放萝卜的。 当然,在盐水鸭的副产品中,老鸭汤着实不值一提,脍炙人口的是四件,也称事件。《随园食单补证》中就列有“鸡鹅鸭事件”:“今人以鸡鹅鸭之肫、肝、心、肠谓之事件,或曰四件。京师曰三件。或鸡曰鸡杂,鸭曰鸭杂。鸡四件太小,以炒食最宜;鹅鸭者用火腿煨食甚佳。以鹅为尤胜。” 但陈作霖《金陵物产风土志》中所举四件,内涵与之不同:“市肆诸鸭,除水晶鸭外,皆截其翼、足,探其肫、肝,零售之,名为四件。”水晶鸭,就是现在市面上所卖的光鸭,宰杀煺毛,不破肚。而要做盐水鸭和板鸭,宰杀放血,煺毛拔舌、去翅去足后,即在右翅下开五厘米直口,用食指与中指掏出心、肫、肝、肠、肺,清空光鸭腹腔。 以我所见市场上的鸭四件,则是心、肝、足、翅四物,有生卖的,也有熟卖的。鸭肫、鸭肠、鸭血则另作他用,只有鸭肺是弃物。近二十年来,卤菜店里多已将足、翅和心、肝分开出售,价格也与以前大不相同。而足和翅又有一个生动的名字,叫做“飞飞跳”。 鸭肫肉厚而鲜嫩,店家一向将其单独出售,生、熟、腌制的都有。鸭子店中,有的制作盐水鸭和板鸭时,取出的鸭肫及时洗净,盐腌半天到一天,再次清洗,然后用细麻绳串起,十只一串,晒至七成干,整形后挂在店堂里,很有些像北方人家所挂着的大蒜或辣椒。咸鸭肫被列为南京土特产品已有百余年历史,旧年销往我国的香港和外销东南亚,是一种重要的换汇商品。 鸭舌和鸭掌,都是好食材。《随园食单补证》中即有“鸭舌鸭掌”的做法:“鸭舌、掌用鸡汤烩之鲜美。”大多数鸭子店里都有煮好的鸭舌卖,民间传说多吃鸭舌可增长口才,所以家长爱买给孩子吃。这种说法想来也是源于中医的“吃什么补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