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时一对心急如焚的母女来就诊,原来昨天女儿咽疼低热,37.5℃,考虑是感冒所致,未服用药物,早早休息了。但今天女儿早晨排尿二次,均为暗红色尿,但无其他不适症状。查尿液常规示尿蛋白2+,红细胞3+,尿相差显微镜显示红细胞形态90%为异形。我对她们说,从发病的过程及目前检查来看,主要考虑是慢性肾小球肾炎。母亲一听就急了,说“我们今天发现就来了,怎么会是慢性的,怎么不是急性的呢?”无独有偶,我想起两天前一位16岁的男孩,扁桃体化脓,当时高热39.2℃,在当地医院抗生素治疗后体温正常,但10天后出现全程性洗肉水样肉眼血尿。也是母亲带儿子来看病,母亲不停地自责“我以为就是扁桃体化脓,没想到要查小便,这么长时间,不会把肾炎拖成慢性了吧?”每次碰到这样的患者,我知道,应该给他们普及一下什么是急性肾炎,什么是慢性肾炎。 急性肾炎全称是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是由于链球菌感染后诱发的急性肾炎综合征(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可伴一过性肾功能损害。其他病源微生物如其他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等亦可致病,但临床表现一般不如链球菌感染所致的急性肾炎表现典型。急性肾炎主要发生于儿童,高峰年龄为2-6岁,2岁以下或40岁以上的患者仅占所有患者15%。发作前常有前驱感染,潜伏期为7-21天,一般为10天左右。典型的急性肾炎临床表现为突发的血尿、蛋白尿、高血压,部分患者表现为一过性血肌酐升高。实验室检查方面,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中2/3会有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抗“O”,或ASO)滴度上升,90%的患者滴度可大于200U,ASO滴度的逐渐上升比一次性的滴度高更有意义。疾病早期,补体(C3和CH50)下降,8周内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这些均是急性肾炎的重要特征。典型的急性肾炎在肾活检病理上表现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病变。急性肾炎一般只需要对症治疗,预后良好,大多数患者可以完全治愈,只有少数患者病程迁延至慢性肾小球肾炎。可见慢性肾炎只有很少部分是从急性肾炎迁延不愈发展而来,大多数患者起病就是慢性肾炎,急性和慢性肾炎并不是完全按照病程的长短或发病的快慢来鉴别的。文章开头提到的那对母女,女儿上呼吸道感染后没有明显的潜伏期,第二天就出现肾性的肉眼血尿,完全不符合急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因此更多地考虑是慢性肾小球肾炎,反而是那16岁的男孩,明确地有10天左右的潜伏期,如果进一步检查ASO、补体等指标,则可判断是否为急性肾炎。 因此,慢性肾炎并非都是急性肾炎发展而来,但一小部分急性肾炎患者确实可以发展至慢性肾小球肾炎。无论何种情况的疾病,只要出现尿检异常,都应及时就诊,明确是否为肾脏疾病,是哪种肾脏疾病。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疗效、提高预后的最有效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