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首个工作日沪指大跌触发熔断,A股总市值蒸发逾4万亿元,市场普遍认为大跌与1月8日即将到期的大股东减持政策有关。1月5日,证监会表示,将约束大股东减持。随即A股数十家公司发公告承诺不减持。 “万亿股份减持不符合实际” 近期市场有传言称,1月8日,大股东减持股份政策到期后,会有1万多亿股份集中减持。对此,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1月5日早盘前答记者问时表示,“这是不符合实际的”。 邓舸表示,虽然大股东股份的流通市值不小,但并不是都有现实减持需求。从近年来实际情况看,大股东减持60%是通过大宗交易、协议转让进行的,有效缓解了对市场的压力,大股东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金额占总流通市值的比例只有0.7%左右。 他透露,目前证监会正在研究完善规范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规定,对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建立减持预披露制度,并在一定时间内对减持股份的比例进行限制,引导其通过大宗交易、协议转让等途径减持,既可实现应对股市异常波动临时性措施的有序退出,又可防止大股东集中减持对市场造成冲击。这个规定将于近日公布。 分析人士认为,监管层在特殊时期不会放纵上市公司大股东和董监高人员减持公司股份,防止股市暴跌。这半年来上市公司股东兑现需求增加,一旦放开,预计会出现集中抛售潮。 此前2015年6月股市巨震,2015年7月8日,证监会发布公告称,从即日起6个月内,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持股5%以上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本公司股份。这一禁令将于2016年1月7日到期。 多家公司准备增持 在证监会发声之前,已有公司表态“不减持”。1月4日晚,世纪华通披露公司延长限售承诺的公告。 1月5日,海伦哲、永利股份、网宿科技、金达威等多家公司均发布了股东承诺不减持的公告。 昨日晚间截至记者发稿时,已有翰宇药业、汇金股份、奥特佳、东方市场、巨力索具等30家左右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不减持”。其中,奥特佳、苏宁云商、华昌达等多家公司还准备增持公司股份。 受证监会规定及多家公司公告“不减持”影响,昨日股市企稳,至收盘,沪指报3287.71点,跌8.55点,跌幅0.26%。 瑞银证券表示,昨日午后的抛售更多是由于市场心理不稳定所造成的,而熔断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市场的恐慌情绪,导致过度反应。因此,瑞银不认为类似的大跌会延续。 ■ 分析 一季度净减持将达3500亿 在多家公司宣布“不减持”甚至“增持”的时候,也有公司宣布未来将减持。其中,易联众的减持力度最大。其于2015年12月23日晚间公告,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古培坚拟在2016年1月11日-7月10日期间减持不超过4200万股公司股份,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9.77%。减持落地后,古培坚将“清仓”易联众股票。 中金公司最新发布研报称,若无任何政策对冲的情况下,预计1月份规定到期后市场将直面至少1500亿元以上的减持压力,其中1、2月份的集中减持压力可能会进一步加大。估算一季度的净减持压力在3500亿元左右。 在多家机构看来,“解禁”与“减持”之间并不能简单地画上等号。一方面,伴随宏观经济触底企稳迹象开始显现,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回升的同时大股东持股意愿也会随之增强。另一方面,优质的上市公司股权依然是当下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较为理想的配置标的。 ■ 观点PK “熔断机制加剧了A股下跌” 1月4日,A股下跌触发熔断。随后在网络以及微信微博等空间,不少针对熔断的段子流传。一些观点认为,熔断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下跌。 昨日,据知情人士透露,一份提供给监管层的内部研究报告显示,熔断的推出可能不仅无助于市场稳定和冷静,甚至还蕴含风险。 该报告表示,冷静期有可能导致投资者恐慌情绪蔓延,进而出现踩踏式抛盘,加剧暴涨暴跌。5%的一级熔断阈值极大可能会加速二级阈值7%的到来,而不是相反。1月4日的A股第一次熔断暂停交易15分钟之后,恢复交易仅用了6分钟就触发了二次熔断,即是证明。 方正中期研究院股指研究员相阳表示,午盘之所以21分钟内连续两次触发熔断导致提早收盘,是因为沪深300首次触发5%熔断之后,市场恐慌情绪不仅没有得到“冷静”缓解,反而出于对熔断不能交易的恐惧加速了资金外逃,加剧踩踏式的抛盘,造成了第二次熔断。 瑞银证券也认为,从1月4日当天的走势来看,早盘大部分时间沪深300跌幅都徘徊在-4%附近,而下午触发一级熔断复盘后,短短6分钟里跌幅就从5%扩大到了7%,同时成交额迅速放量(沪深300成分最后6分钟成交约165亿、占全天成交额11%)。从这个角度看,熔断机制很可能对投资者的心理层面造成了一定压力,对流动性的担忧促使投资者加快了抛售,进而加剧了最后的下跌。 “A股大跌不能怪熔断机制” 在熔断发生一天后,昨日开始有不少声音认为,1月4日A股暴跌与熔断机制无关。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对新京报记者表示,“A股大跌不能怪熔断机制”。 徐高认为,熔断机制就像是给市场加了一把雨伞,不能因为第一天打伞就碰上了大雨,就说雨是被伞引过来的。但反过来,也不能因为有了雨伞,就认为不会再下雨了。雨伞虽然能遮雨,但作用终归有限。 对于产生暴跌的原因,徐高认为,首先是因为A股是一个散户为主炒作风气盛行的市场,7%的市场波幅并不反常。历史数据表明,日内涨跌幅度超过5%和7%的情况并不少见;同时,熔断机制是一种抑制市场过度波动的制度安排,并不具备改变股票价格运动方向的能力。更加重要的是,熔断机制并不会在市场中产生放大涨跌幅度的正反馈机制。 针对备受争议的“磁吸效应”,徐高称,这一效应是指在市场波动幅度接近熔断阈值时,投资者会因为担心熔断休市而提前交易。但必须要指出的是,在该理论于1997年首次提出之后,实证研究的结果是模糊的,支持与不支持这一效应存在的证据都有被发现。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认为,中国股市的投资者结构不合理、投资理性程度不够,市场交易深度不足是市场易大起大落的根本原因,这些不是熔断机制所能解决的。熔断机制在应用中的实际效果已经被证明以负面为主,适当时候取消才是对市场的尊重。 声音 证监会:熔断机制完善“需要实践” 对于指数熔断机制引起了1月4日市场的大跌的观点,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熔断机制对稳定股市具有重要作用,其主要功能是为市场提供“冷静期”,避免或减少大幅波动情况下的匆忙决策,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邓舸认为,熔断机制抑制程序化交易的助涨助跌效应,为应对技术或操作风险提供应急处置时间。从1月4日市场情况看,熔断机制发挥了一定的冷静期作用,对于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具有积极意义。 不过,他认为引入指数熔断机制是一项全新的制度,在我国还没有经验,市场对新的规则有一个逐步调整适应的过程。从境外经验看,熔断机制的完善不是一步到位的,也没有统一的做法,需要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