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企业报》报道,在过去的数年里,全国科研经费,四成真正用于科技研发,六成用于开会、出差、接待等,令人惊诧!这意味着国家对科研的财政投入越多,经费的浪费程度也越严重。而据国家统计局等披露的公报显示,2014年全国科技经费支出为13312亿元。 科研领域并非清廉的净土。近年来,李宁、褚健等蚕食科研经费的“蛀虫”大案,让科研领域贪腐等问题触目惊心的呈现。但,“科研经费六成用于开会、出差等”,还是首次将“科研经费被异化使用”这个关乎科研创新的核心问题展现出来。在以创新发展为引领的未来,科研经费每年投入都将超过上万亿,如何减少浪费使经费投入聚焦保障科研活动?如何加强管理、监督杜绝贪污腐败?如何高效使用最大程度地释放科研生产力和活力?这些问题值得重视切需解决。 事实上,科研经费很难完全用于科技研发,诸如开会、差旅、接待等必要活动需要经费支持,原本无可厚非。但是,同样一块蛋糕,怎么分配更合理,还是应该分清主次。如果把用于研发试验等创造性活动的经费压低,而拿出大部分用来“社交”,不仅有明显的主次颠倒之嫌,更难以真正做到科研应该“坐得住冷板凳”的深入。要改变“申请项目的时候,就定下来钱怎么花”的模式,建立以“科研项目成果检验”为核心的经费使用审核、监管机制,确实保障科研经费“好钢用在刀刃上”,最大程度地释放科研生产力和活力。 此外,违背科研规律的科研经费管理方式,容易使科研经费沦为贪腐的“唐僧肉”。一方面,科研经费的权力寻租往往因为运动员、裁判员集于一人。如果一个部门,从立项、管理、监督、结题等环节全都说了算,办管不分、管监不分,那么很容易敞开腐败的口子。另一方面,即使不让一个部门“全包”所有职能,多个部门因利益而产生权力共谋,也会出现相似的腐败结果。在这个意义上说,科研项目的审办权和监督权分离、第三方机构进行项目终审、强化不同部门间的制衡、提高科研腐败的成本和风险等制度,有助于把经费用在刀刃上、让科研活动少些权钱勾连。 不能忽视的是,在科研经费管理存在不足的同时,涉及到经费的报销制度也不尽合理,“不允许直接在项目中列支人员性费用”,“科研经费报销什么都靠发票”,在某种程度上“倒逼”一些科研人员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但如果一名科研工作者,把过多的精力放在“绞尽脑汁”为自己研究中的付出来苦苦“攒票”报销时,甚至出现“虚列劳务费用冒名领取、借壳套现、虚开发票”等故意套取科研经费入私囊的行径,那就是腐败了。教授、院士、校长……这样的知识光环与科研腐败联系在一起,不免令人唏嘘。因此,科研经费报销应更为科学合理,开大“正门、前门”,堵死“后门、偏门”,让科研人员可以心无旁骛、干干净净地投身科研,也让科研经费的使用更多体现出科研中的智力投入和成果。 说到底,科研经费里的浪费、腐败也是权力的腐败,而简政放权可视为扼住科研寻租漏洞的手段之一。正如财政部、自然科学基金委近日联合修订发布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其中进一步完善结余资金的管理,下放预算调整权限,会议费、差旅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在不突破三项支出预算总额的前提下可调剂使用等规定,都会进一步提高科研经费的精准使用率。 “创新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更离不开科技领域的风清气正。科研经费不是“唐僧肉”,要破除科研经费被异化使用,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符合科研规律、高效规范的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制度,强化创新驱动导向,真正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精神,激发科研生产力和活力。 |